返回第229章 为什么要做杂志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29章 为什么要做杂志 (第1/3页)

    午后,阳光正好。

    院子里的孩子们,还在为了一盘没有下完的飞行棋而叽叽喳喳地争论着。

    周译跟林知谦重新回到了书房。

    周译给林知谦续上茶,继续着刚才在饭桌上,没有聊完的话题。

    林知谦说:“如果只是来料加工,那相对简单一些,因为产品的所有权还在外方,你们只是赚取加工费。但如果涉及到技术引进、设备进口,那就复杂了,要走技术引进项目的审批流程。”

    “首先,你要准备好一份详尽的具有说服力的项目建议书,然后报给你们广东省的外经贸厅。他们初审通过之后,才会上报到我们部里。”

    “我们部里会组织相关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你这个项目的技术可行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最关键的未来的经济效益等等。”

    “如果这个项目还涉及到大额的外汇支出,那就更麻烦了。我们这边还要再去征求财政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意见。这一整套流程全都走下来,最快也得三个月。”

    林知谦停顿了一下,他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还有一件事,我必须得提醒你。现在,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非常紧张。”

    “所以上面对于所有技术引进项目的审批,都卡得非常严格。你们这个项目在做经济效益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算清楚,特别是外汇的投入和产出比。”

    周译当然明白大哥话里的意思。现在各行各业都急需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外汇储备必须要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如果一个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太长,那么是很难在众多嗷嗷待哺的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批准的。

    “我明白。大哥,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扎实了,把每一笔账都算清楚了。到时候肯定还要再麻烦你。”

    “你们深圳特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林知谦说,“你们的这个项目如果能够成功,那对我们整个家电行业来说,都有着非凡的示范意义。”

    “不过,周译,”林知谦看着他,还是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担忧,“说实话,你想一步到位,就引进人家德国的全套核心技术,我觉得难度还是太大了。”

    “一来,得看人家德国人到底愿不愿意卖给你;二来,咱们国内的政策审批也确实存在风险。你有没有考虑过,先退一步?还是,先从最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