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 跟德国公司谈判(中)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31章 跟德国公司谈判(中) (第1/3页)

    针对彼得提出的这个担心——中国法律体系不完整,担心技术一旦转让给中国企业,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问题,闻家的律师团队早有准备。

    这个问题在会议室里被提出来的时候,彼得的语气虽然客气,但态度很坚决。

    他说:“周先生,请您理解,我们不是不信任您个人,而是从最严谨的法律角度来说,我们必须为公司的长远利益负责。”

    “如果将来双方出现任何商业纠纷,我们很难通过有效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董事会最大的顾虑。”

    这话说得很直白,甚至有些刺耳。

    闻家的首席律师是一位姓陈的先生。他年约五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在香港的法律界声望很高,说话的语气温和但却很有分量。

    “彼得先生,您提出的担忧,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也确实是所有跨国技术转让谈判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陈先生微微一笑,他从面前那厚厚的文件夹里,从容不迫地抽出了几份早就准备好的文件。

    “不过,我们已经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架构。我相信这套架构,可以彻底地消除您的这些顾虑。”

    他将文件轻轻地推到了会议桌的中央:“首先,这份即将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并不是在贵公司与周先生在深圳的工厂之间直接签订的。”

    “您看,”陈先生指着文件上的条款,清晰地解释道,“我们已经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一千万港币。这家全新的香港公司,将作为此次技术引进的合法主体,来与贵公司签订正式的技术转让合同。”

    “彼得先生,汉斯先生,”陈先生看着两位神情专注的德国人,继续说道。

    “香港的法律体系,对于你们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它沿用的是英国的普通法系,这套体系是完全透明、可预测且值得信赖的。香港的法院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