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香港祭祖(下)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40章 香港祭祖(下) (第1/3页)

    闻老先生的二十周年祭,设在灵灰阁。

    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闻家的人就已经到了。

    闻善棠带着几个帮手,提前两小时抵达,开始布置祭坛。

    他们在闻老先生的灵位前摆上了长桌,铺上了雪白的桌布,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祭品一一陈列。

    八点整,宾客陆续到达。

    参加祭礼的除了闻家的直系亲属,还有当年跟随闻老先生一起从内地来到香港打拼的故旧,以及他们的后人。

    这些老人大多已经年过七旬,甚至八十有余。他们满头银发,步履蹒跚,但每一张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上都写着执着与庄重。

    他们穿着深色中山装或西装,胸前别着白花。有几位老人甚至是坐着轮椅来的,由儿孙搀扶着,一路颠簸却也坚持要来。

    一位姓黄的老太太,眼睛已经有些浑浊,但她手中紧握的白菊花却被她仔细地整理了一遍又一遍。

    她的孙女在旁边低声劝道:“奶奶,您要不先去旁边坐会儿?仪式还没开始。”

    “不用。”老太太摆摆手,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

    “当年要不是闻老板借钱给你爷爷开店,咱们家哪有今天?这份恩情,我得亲自来谢。”

    这些故旧与后辈,大约有三四十人。他们安静地站在灵堂外,或轻声叙旧,或默默伫立,脸上都带着对闻老先生的敬重和深切的怀念。

    灵堂内,祭品已经准备妥当。

    按照最隆重的规矩,祭品准备得格外丰盛。

    正中央摆放着三牲——金黄油亮的烤全猪、形态完整的全鸡和清蒸鲳鱼。那头烤乳猪是特意订制的,猪身上还用红色食用色素画着吉祥的图案。

    三牲两侧,是五碗精心烹制的饭菜:色泽红亮的红烧肉、寓意“发财好市”的发菜蚝豉、洁白的豆腐、蒜蓉蒸虾和一碗堆得冒尖的米饭。

    再往两边,是各色时令鲜果摆成的精致果盘,以及多种传统糕点。祭桌的最前方,三杯清茶和三杯黄酒并列,清香与酒香交织。

    祭桌下方,整齐地码放着成堆的金银纸钱,还有按照老宅样式扎的纸房子、新款的纸汽车和各式纸衣服。这是后辈们朴素的愿望,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舒适。

    闻老先生的遗像摆在最中央。黑白照片里,他穿着长褂,面带微笑,眼神睿智而温和,仿佛正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后世的一切。

    八点半,吉时已到,仪式正式开始。

    所有人按照辈分和亲疏关系,在灵堂内外站定。外来宾客则站在灵堂外围,保持着恭敬的距离。

    整个仪式由长子闻仲恺主持。他换上了一身深黑色的西装,胸前别着白花,脸色凝重。

    “时维公元一九八三年,岁次癸亥年,农历十一月廿五日,先父逝世二十周年之忌日。”

    闻仲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静的灵堂里回荡。

    “不孝男闻仲恺、闻少渊,女闻舒窈,率子孙、族人,谨以清酌时馐,致祭于先父灵前。”

    他点燃三炷细长的檀香,香烟袅袅升起,在空中盘旋。闻仲恺双手捧香,高举过头顶,深深一躬,然后缓缓将香插入香炉。

    “父亲大人,今日是您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的日子。”

    闻仲恺的声音开始轻微地颤抖,“二十年来,儿孙无日不思念您。今日设此祭礼,恭请父亲回来,享用子孙为您准备的祭品。”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稳定住情绪,继续说道:“这二十年来,家中发生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