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碰巧  霸道的体制大佬,新寡的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39章 碰巧 (第1/3页)

    “刘叔,你先别激动,我只是先给你建议,且我说的养老院并不是敬老院,是需要付钱的,你付钱就是消费者,自己有话语权。

    你如今头脑清醒,也就是腿脚不便,去了养老院,你跟吴阿姨一个房间,彼此也有照应,你有手机,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出来,你怕什么?

    还有也就是住三个月,等你腿脚好了,再回家不也可以吗?”

    周蜜直接劝道。

    “是那种可以看环境、走访了解的养老院吗?”

    刘汉昌激动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其实也不怪他激动,所谓的敬老院其实就是特困人员供养服务的机构。

    相关部门设置这个地方,还花了不少钱,确实是为弱势群体服务,体现人性关怀的。

    只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尽善尽美,早些年一些负面事件,还有民间的一些夸大传播,让很多鳏寡孤独的老人谈起敬老院色变。

    特别是农村的老人,有很多人宁愿老的家里没人照顾,内心都不想去。

    周蜜作为社区工作者,特别先前在民政口那边,自然是接触过社会敬老院的,以前还时不时去那边做活动,当义工等等。

    客观上来讲,对于一些条件很差的孤寡老人,他们在敬老院的生活,只是吃穿上要比自己原先破旧穷困的家要好上一两个档次,甚至更高的档次。

    但关键就是环境人气,到那种环境中,人很容易就有一种压抑感。

    整个院里基本都是沧桑衰老大限将至的老人,且那些老人基本上没有子女亲属,孤零零地住在那里,即使心理正常之人,慢慢也会渐渐崩溃。

    没有办法,这就是环境因素。

    且人性这种东西是没法考量的,即使如今各种监督日益完善,但对于没有依靠弱势的人,在那种地方,即使不被怎么样,但无形中的冷待对人也是一种煎熬。

    即使如今城里很多老人已经接受养老院养老观念,但也只是接受环境条件好,有更多自主权的养老院。

    刘汉昌其实也是这种观念!

    人不处在别人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

    “嗯,刘叔,我帮您联系下,您到时候可以看看环境,再决定去不去住。您现在自己也不方便,也不能照顾好吴阿姨,对你们两个都不利。

    你最多腿不能动,到了养老院,自己花钱享受服务,您也可以监督护工照顾吴阿姨,吃喝拉撒都有人帮忙,这样也更好些。

    至于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打电话,我能帮忙尽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