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借力打力 (第2/3页)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陈捷拿着一份厚达三十页的策划案,敲响了辅导员张玮的办公室门。
“张老师,下午好。”
张玮看到他,有些意外:
“陈捷?坐,找我有什么事?”
陈捷走进来,将策划案恭敬地放在张玮的桌上,态度谦逊:
“张老师,上次听了您的指点,我深受启发。您提到,可以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做点文章,我们学生会开了个会,我根据您的思路,做了一个初步的活动构想,但感觉很多地方还很幼稚,想请您给指点指点,把把关。”
陈捷没有说是自己的功劳,而是把功劳先推给了张玮,说这是在您的思路下做的。
他也没有直接请求支持,而是用请您把关的姿态,将张玮拉到了和自己同一战线的位置上。
这就不是一个学生向老师求助,而是一个“自己人”在向领导汇报工作。
张玮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个陈捷,真是越来越上道了。
他拿起那份策划案,只是扫了一眼封面,就愣住了。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华国法治进程高峰论坛活动策划案(草案)》
标题起得非常有水平。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八个字,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又彰显了面向未来的姿态,充满了体制内话语体系的精髓。
他翻开策划案,看着看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从活动背景、指导思想、目标意义,到组织架构、议程设置、嘉宾拟邀名单,再到经费预算、宣传方案、风险预案……
这哪里是一份“草案”,简直是一份可以直接提交给校长办公会讨论的正式文件!
其逻辑之严谨,思虑之周全,细节之完备,让张玮这个已经留校工作多年的老机关,都自愧不如。
尤其是在嘉宾拟邀名单里,陈捷不仅列出了人名和单位,还在每个人名后面,用括号标注了邀请切入点。
比如,某位老教授,他的博士论文即为相关主题,可从学术传承角度邀请,某位校友,他主管的业务与分论坛主题高度相关,可打回报母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