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手段 (第3/3页)
脱模……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炉试验钢锭终于缓缓冷却。通红的钢锭表面光洁,内部质量如何,还需要取样检验。
三天后,理化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出来了。
负责送样的王永革几乎是跑着冲进临时办公室的,手里挥舞着报告单,声音激动得变了调:“四哥!出来了!氧含量比常规工艺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夹杂物评级全部优于标准!成功了!大成功!”
赵四接过报告,仔细看着上面的数据,长长舒了一口气。陈继业和老吴工程师也围上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消息很快传遍了车间。当赵四拿着检测报告再次来到平炉车间时,工人们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之前那个嘟囔最凶的刘师傅,正蹲在钢锭旁,用手摸着光滑的锭面,眼神复杂。
赵四走过去,把报告递给他:“刘师傅,您看看,这是咱们一起炼出来的钢。”
刘师傅接过报告,他识字不多,但关键的数据和评级符号还是看得懂的。
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手指微微颤抖。良久,他抬起头,看着赵四,黝黑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羞愧又带着敬佩的神情。
“赵组长……我老刘……服了!”他声音有些沙哑,“干了一辈子炼钢,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指标!你们这法子,神了!真是神仙手段!”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围过来的工友们大声说:“都听见没?以后赵组长的话,就是技术命令!谁再敢阴奉阳违,我老刘第一个不答应!”
车间里响起一阵附和声和笑声。这一刻,赵四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折服了这群最看重手艺和结果的产业工人。
首战告捷,不仅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更在鞍钢站稳了脚跟。
然而,赵四还没来得及品尝胜利的喜悦,一丝不寻常的暗流,已经开始在厂区里悄然涌动。关于那批“来路特殊”的钼铁合金的议论,在某些角落里,渐渐变了味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