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一块“中国芯”的诞生 (第3/3页)
它意味着,我们朝着让机床拥有‘中国大脑’的目标,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
实验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年轻的研究员们互相击掌,有的甚至激动地抹起了眼泪。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失败的煎熬,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巨大的喜悦和自豪。
赵四当场宣布,给予上海微电子学组全体人员通报表扬,并申请特别经费奖励。
他叮嘱孙组长,立刻整理所有工艺参数、测试数据和经验教训,形成详细报告,分享给北京的钱老小组,加快整体进度。
同时,这块成功的实验板要作为样板,开始小批量试制,为后续的其他功能模块和整板集成积累经验。
离开实验室时,已是华灯初上。
赵四走在上海的街道上,晚风拂面,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
他脑海中那幅工业知识图谱上,代表“微电子技术”的节点,原本黯淡的光芒骤然增强了一截,并且与“自动控制”节点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清晰稳固。
这块小小的电路板,点燃的不仅仅是一台机床的“大脑”,更是一个庞大技术体系崛起的星星之火。
他回到招待所,立刻给李副部长和周主任起草了一份简报,字里行间难掩兴奋之情。
在报告的结尾,他写道:“……首块功能模块验证成功,意义重大。”
“证明硬线数控技术路径切实可行,我微电子技术队伍已初步具备攻坚能力。”
“预计整板集成与联调测试可如期推进。‘盘古计划’在攻克工业‘芯脏’道路上,已见曙光。”
写完报告,赵四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黄浦江上隐约的灯火。
他想起了家里温暖的灯光,想起了苏婉清戴上手表时羞涩的笑容,想起了妹妹信中对未来的憧憬。
这一切的奋斗,不正是为了守护这些平凡而珍贵的温暖,为了给更多人创造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吗?
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关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