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广交会的任务 (第2/3页)
又相对安全的,就是利用这些尖端技术制造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度基础零部件和民用产品。
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个合作单位:
哈尔滨齿轮厂的高精度齿轮,那是用“母机”技术提升的成果;
上海手表厂的第三代“上海”牌手表,其精密夹板得益于那台桌面级坐标镗床;
还有利用新型涂层刀具和优化工艺加工的各类金属样板、标准件……
思路逐渐清晰。
他要打造的,不是一个炫耀单项技术的舞台,而是一个集中展示中国工业体系在“精度、可靠性、一致性”上整体进步的窗口。
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说话,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现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和性价比优势。
他立刻让通讯员通知王永革、陈继业,以及相关协作单位的负责人下午开会。
同时,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进行了每日的签到。
此刻,他迫切需要一些能帮助他做出最佳选择的指引。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1962年度国际主流工业基础件(轴承、齿轮、紧固件)性能参数与市场价格调研报告摘要】!”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包含了国际市场上同类主流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精度等级、寿命数据、噪音标准)和大致价格区间的宝贵情报。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有了这份报告,他就能有的放矢,精准选择那些性能接近甚至局部超越国际水平、同时成本具有显著优势的产品作为重点展品,并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下午的会议气氛紧张而热烈。
赵四首先传达了部里的决定和任务要求,然后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构想:
不追求单一设备的轰动效应,而是打造一个体现中国工业基础件和精密制造整体水平的“精品展区”。
“我们的优势不在于体积和重量,而在于精度和可靠性!”
赵四指着黑板上的关键词,“哈齿的齿轮,要达到甚至超过这份报告上的DIN 6级精度标准;”
“上表的机芯,走时误差和防震指标要瞄准瑞士入门级表款的水平;”
“我们提供的金属样板,表面光洁度、尺寸一致性必须无可挑剔!”
“我们要让外商一看就知道,中国不仅能造,还能造得好,造得精!”
各单位的负责人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