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初到羊城,南国风情 (第2/3页)
煤球炉的烟味、还有老城区密集生活产生的气息。
这与北京庄重、开阔的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更为紧凑、务实,甚至有些逼仄。
驻地安排在离交易会馆不远的一处招待所,条件非常简陋,房间狭小,墙壁泛黄,只有简单的木床和桌椅。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将展品安全入库。
赵四亲自监督,指挥大家将箱子搬进临时租用的库房。
他仔细检查了库房的通风和湿度,反复叮嘱保管员务必定期检查干燥剂和防潮措施,这是出发前“手表危机”给他留下的深刻教训。
安顿下来后,林干事带他们去招待所食堂吃晚饭。
食堂里摆着简陋的木桌凳,晚饭是简单的米饭、一盆缺少油水的炒青菜、一小碟咸鱼和飘着几点油花的冬瓜汤。
王永革看着饭菜,小声嘀咕:“这南方的吃食,也太清淡了点儿。”
林干事略带歉意地解释:“几位同志多包涵,现在物资供应还比较紧张,我们也是按标准接待。好在米饭管饱。”
赵四点点头,表示理解。
他默默地吃着饭,心里清楚,这才是1963年中国的普遍现实。
他们带来的那些高精度产品,正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依靠智慧和汗水攻坚克难的成果,其意义更加非凡。
吃饭时,赵四注意到邻桌有几位穿着相对整洁(尽管衬衫领子也磨得发白)、像是工作人员模样的人,正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和生硬的英语低声讨论着什么,面前摊开着图纸和表格。
这让他更直观地感受到广州作为外贸窗口,所承担的特殊任务和压力。
回到招待所,夜幕降临。南方夜晚的闷热并未消退,房间里必须开着窗。
蚊虫嗡嗡作响,扰人清梦。
王永革一边用扇子驱赶蚊子一边叹气:“这地方,干活儿不容易啊。”
赵四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广州的夜景。
远处珠江上有稀疏的灯火,可能是夜航的船只;城内灯光暗淡,大片区域隐没在黑暗中,只有零星的光点。
他能听到楼下传来的零星话语声、自行车驶过的声音,还有夏虫不知疲倦的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