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幼弟渐解心中结,赐婚风波引暗流 (第2/3页)
下,还会让五皇子记恨侯府,届时我们腹背受敌,处境会更加艰难。”
凌燕沉默了。她知道父亲和舅舅说得有理,可一想到要嫁给素未谋面的五皇子,还要与萧景珩为敌,她便满心抗拒。正当她一筹莫展时,青黛匆匆走进来,压低声音说:“小姐,七皇子殿下派人来了,说有要事在府外的茶馆等候,让您务必去一趟。”
凌燕心中一喜 —— 萧景珩此时派人来,定是为了赐婚的事情。她连忙对永宁侯说:“父亲,舅舅,我去去就回,或许七皇子有办法解决此事。”
不等二人回应,凌燕便带着青黛快步离开侯府,朝着府外的茶馆走去。茶馆二楼的雅间内,萧景珩早已等候在那里,桌上放着一壶刚泡好的雨前龙井,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神色。
“凌大小姐,坐。” 萧景珩抬眸,眼中带着几分复杂,“赐婚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陛下此举,是想借联姻将侯府绑在五皇子的船上,削弱我这边的势力。”
“殿下可有办法?” 凌燕坐下,语气急切,“我绝不能嫁给五皇子,否则不仅会破坏我们的同盟,侯府也会沦为朝堂博弈的棋子。”
萧景珩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缓缓道:“办法不是没有,只是需要冒险。五皇子虽表面沉稳,实则心胸狭隘,且极好面子。他近日正为了拉拢兵部尚书,想娶其女为侧妃,若是此事被陛下知道,陛下或许会重新考虑赐婚。”
凌燕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殿下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将五皇子想娶兵部尚书之女的事情透露给陛下?可此事若是没有证据,陛下未必会相信,反而会认为我们故意挑拨。”
“证据自然有。” 萧景珩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凌燕,“这是五皇子写给兵部尚书的信,信中不仅表达了想娶其女的意愿,还承诺若是他日登上储位,定会提拔兵部尚书。此信是我安插在五皇子府中的人找到的,绝对真实可信。”
凌燕接过信,仔细翻看,信上的字迹与五皇子平日的笔迹一致,落款日期就在三日前。她心中一松,抬头看向萧景珩:“有了这封信,陛下定会知晓五皇子的心思。可此事若是由我们揭发,未免太过明显,恐会引起陛下的怀疑。”
“你说得对。” 萧景珩点头,“此事不能由你我出面,最好是让第三方将信呈给陛下。我已安排好了,今晚便会有人将信送到御史台,让御史弹劾五皇子‘私议婚事,罔顾君恩’,届时陛下自然会重新考量赐婚之事。”
凌燕心中感激,起身对着萧景珩拱手道:“多谢殿下出手相助,此恩凌燕定当铭记在心。”
“你我是盟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萧景珩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只是凌大小姐,你需明白,此次赐婚只是陛下的第一步试探。日后,类似的博弈还会更多,你和侯府想要置身事外,恐怕很难。”
凌燕点点头,神色凝重:“殿下放心,凌燕明白其中的利害。日后朝堂之上,我定会与殿下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离开茶馆时,天色已暗。凌燕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此次赐婚风波虽能化解,但储位之争的暗流已愈发汹涌,她和侯府已被卷入这场漩涡的中心,再也无法回头。
回到侯府后,凌燕将萧景珩的计划告诉了永宁侯和沈从安。二人听后,都松了一口气。沈从安欣慰地说:“婉儿,幸好有七皇子相助,否则此次赐婚之事,还真不知该如何解决。只是日后,你与七皇子合作,定要多加小心,不可太过依赖。”
“舅舅放心,我明白。” 凌燕应下,“对了父亲,轩儿今日在静云寺,主动向母亲的牌位道歉,还说以后要保护我,看来他已经慢慢走出阴影了。”
永宁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轩儿能想通就好。你母亲若是泉下有知,看到你们姐弟和睦,定会很高兴的。”
接下来的几日,凌燕一边关注着御史台的动静,一边着手处理侯府的内务。柳氏死后,侯府的内宅需要重新整顿,她将柳氏的心腹全部遣散,提拔了一批可靠的下人,还重新制定了内宅的规矩,确保侯府的日常运转井然有序。
第三日清晨,宫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