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毒计暗设陷靖王,智破阴谋护同盟 (第2/3页)
舆图前,指尖点在玉泉寺附近的 “望春楼”,“望春楼是京城有名的酒楼,近日正好举办‘诗会’,吸引了不少贵公子和大臣子弟。我们可以派人在诗会上散布‘军械库账目混乱’的消息,让五皇子以为我们已将注意力放在账册上,放松对玉泉寺的警惕,届时秦风等人便可趁机探查。”
萧景珩眼前一亮:“此计甚妙。五皇子生性多疑,若是得知我们关注账册,定会派人盯着账房,反而会忽略玉泉寺的守卫。我们再暗中安排人手,假意追查账册,实则掩护秦风等人的行动,双管齐下,定能找到证据。”
商议妥当后,凌燕起身告辞。离开靖王府时,已是午后,街道上行人熙攘,叫卖声不绝于耳。凌燕坐在马车内,看着窗外的景象,心中却不敢放松 —— 五皇子心思缜密,此次阴谋定不会如此简单,或许还隐藏着其他后手,必须多加防范。
回到侯府后,凌燕立刻召集护卫队长,安排人手前往望春楼散布消息,同时让张嬷嬷整理侯府的账目,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青黛看着忙碌的凌燕,担忧地说:“小姐,您近日一直为朝堂上的事奔波,都没好好休息过。若是累坏了身子,可怎么好?”
“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 凌燕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坚定,“五皇子步步紧逼,若是我们稍有松懈,不仅萧景珩会陷入危机,侯府也会万劫不复。只有尽快化解此次危机,我们才能真正安心。”
接下来的两日,京城内果然流传起 “军械库账目混乱” 的消息,不少大臣私下议论,猜测是有人私挪军械,甚至有人直接将矛头指向五皇子,说他掌管兵部期间管理不善。五皇子得知消息后,果然如凌燕所料,派人加强了对军械库账房的看管,还亲自前往账房核对账目,暂时放松了对玉泉寺的警惕。
第三日深夜,秦风终于传回消息 —— 暗卫已潜入玉泉寺,在寺庙后山的废弃佛堂内发现了被转移的军械,且找到了五皇子与李尚书的密信,信中明确写着 “借军械栽赃靖王” 的计划。
“太好了!” 凌燕接到消息时,正在书房整理证据,听到这个消息,终于松了一口气,“秦风有没有说,密信是否拿到?军械是否有标记?”
“秦风说,密信已拿到,军械上还刻着兵部的编号,与账册上记录的‘被靖王借走’的军械编号一致。” 青黛兴奋地说,“有了这些证据,五皇子就算想狡辩,也无济于事!”
凌燕点点头,立刻让人备好马车,前往靖王府。此时已是深夜,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巡夜的士兵提着灯笼走过。马车行驶得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抵达靖王府。
萧景珩早已在书房等候,见到凌燕,立刻迎上来:“秦风已将密信和军械编号送来,你看。” 他将密信和一张写满编号的纸递过去。
凌燕接过,仔细查看。密信上的字迹是五皇子的亲笔,清晰地写着 “待秋狝议事时,让李尚书呈上证物,定能将萧景珩定罪”,落款日期正是三日前。军械编号与账册上的记录完全一致,足以证明五皇子是故意栽赃。
“有了这些证据,秋狝议事时,我们定能让五皇子自食恶果。” 凌燕将密信和编号纸收好,语气带着几分轻松,“只是五皇子不会轻易认输,或许还会在秋狝议事上耍其他手段,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
萧景珩点头:“我已安排御史台的几位御史,在秋狝议事时配合我们,一旦五皇子让李尚书揭发,我们就立刻呈上证据,同时让御史弹劾五皇子‘栽赃陷害、滥用职权’。另外,我还让人将密信的内容抄录了几份,若是五皇子抵赖,便将抄录的密信呈给父皇,让他亲眼看看五皇子的野心。”
凌燕心中安定,看着萧景珩,眼中带着几分赞赏:“殿下考虑周全,此次危机定能化解。只是经历此事后,五皇子定会更加警惕,日后我们与他周旋,需更加谨慎。”
“嗯。” 萧景珩应着,目光落在凌燕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温柔,“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若不是你及时察觉阴谋,还想出应对之策,我恐怕早已陷入五皇子的陷阱。”
“殿下客气了。” 凌燕脸颊微微发烫,连忙转移话题,“明日便是秋狝议事,我们需养精蓄锐,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我先回府,明日一早,我们一同进宫。”
回到侯府时,已是凌晨。凌燕洗漱完毕后,却毫无睡意,脑海中不断回想秋狝议事可能出现的情况。她知道,此次议事不仅是化解危机的关键,更是萧景珩在皇帝面前巩固地位的机会,容不得半点差错。
第二日清晨,凌燕与萧景珩一同进宫。秋狝议事在太和殿举行,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在殿内,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皇后和几位嫔妃坐在一侧的偏殿内,静静聆听。
议事开始后,大臣们依次上奏,汇报边境军备、地方灾情等事务。轮到五皇子上奏时,他走上前,对着皇帝行礼道:“父皇,儿臣近日核查军械库账目时,发现有三批弓箭去向不明,经调查,竟是靖王弟以‘训练暗卫’为由借走,至今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