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京华庆功承殊誉,西域暗流起风云 (第3/3页)
心在于‘火药配比’与‘炮身结构’,安息国能造出,我们大靖未必不能,甚至能造得更好。”
这话让萧景珩与暗卫统领都露出惊讶之色。凌燕继续解释,将现代对早期火炮的认知转化为符合当下语境的表述:“大月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看到这炮能‘惊雷炸响’,却不懂它的缺陷 —— 据探子所说,它需十匹骆驼拉动、填装一刻钟,这正是因为炮身厚重却无减重设计,火药配比也不合理,导致威力与便携性都大打折扣。若我们能优化炮身结构,比如用空心炮筒减少重量,再调整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造出的火炮定能比它轻便三倍,填装速度也能快一半。”
她顿了顿,看向萧景珩,眼中满是信心:“至于安息国垄断的火药配方,其实并非多难破解。我们大靖早有‘火药’用于烟花与采矿,和军事上的炸药。不过我们没有用在火炮上。臣妇已让工部试过,只需将硝石比例提高到七成,再加入少量炭粉防潮,造出的火药威力便足以推动弹丸击穿木盾。此次让沈太傅带工匠去西域,不仅要摸清安息火炮的构造,更要收集他们火药的样本 —— 只要有样本,臣妇便能推算出精确配比,让大靖的火炮彻底压制它。”
萧景珩这才恍然大悟,先前的忧虑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对凌燕的钦佩:“原来如此!朕还在担心这器物过于玄妙,没想到你早已洞悉其理。有你这番分析,朕心中便彻底安稳了。”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凌燕话锋一转,回归谨慎,“西域部落从未见过这等器物,初期或许会被威慑。所以沈太傅此行,既要让工匠暗中测绘火炮的图样,还要提前给西域都护府的将士打预防针 —— 可先造几门简易的‘演示炮’,让将士们熟悉它的声响与威力,免得到时因恐慌乱了阵脚。”
萧景珩连连点头,随即转向暗卫统领,语气恢复威严:“传朕旨意,让沈太傅三日后启程,随行车队除三名工部工匠外,再带二十斤硝石与硫磺;让赵毅的骑兵队携带工部新造的‘空心铁管’—— 按皇后所说,先造几门简易火炮,提前在西域都护府演练。务必在楼兰、龟兹动手前,让我们的将士既懂应对之法,又有抗衡之器!”
“臣遵旨!” 暗卫统领躬身领命,快步退下时,看向凌燕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敬畏 —— 这位皇后不仅能带兵打仗,竟还懂这等 “玄妙器物” 的原理,实在令人叹服。
御书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夕阳透过窗棂,将沙盘上的商路与疆域染成暖金色。萧景珩走到凌燕身边,拿起她刚才画的火炮草图,轻声道:“每次遇到难题,你总能给朕带来惊喜。若不是你,朕恐怕还要被这‘惊雷炮’困扰许久。”
凌燕笑着接过草图,指尖在空心炮筒的线条上划过:“这不是臣妇一人的功劳。若不是大靖有新式熔炉能锻造铁管,若不是工部工匠技艺精湛,再好的想法也无法实现。我们君臣同心,才能将‘难题’变成‘先机’。”
她抬头看向萧景珩,眼中映着夕阳的光:“陛下,这火炮或许是个契机。它不仅能化解西域危机,未来还能用于加固城防、开拓疆土。待我们彻底掌握这门技术,大靖的军威定能震慑四方,再无部落敢轻易来犯。”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好!朕便与你一同推进此事。日后大靖的火炮威震天下,史书上定会记下,这器物的改良与推广,始于今日你我二人的这番议事。”
夕阳渐渐落下,御书房内的灯火被点亮,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凌燕知道,她的现代知识,正在一点点改变这个时代 —— 从改良农具到科举革新,再到如今的火炮研发,每一步都在为大靖的强盛铺路。而这条路,她会与萧景珩一起,坚定地走下去,直到实现真正的国泰民安,直到大靖的威名传遍四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