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西域博弈探虚实,火炮研发破困局  凌燕归凰:侯府嫡女重生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十六章 西域博弈探虚实,火炮研发破困局 (第2/3页)

。他快速记下炮筒的长度与直径,又用炭笔在纸上悄悄勾勒出炮架的形状,心中暗暗感叹:“这火炮果然笨重,难怪需要骆驼来拉。”

    就在刘师傅即将完成图样时,一名守卫突然走了过来,厉声问道:“你在画什么?”

    刘师傅心中一惊,随即又镇定下来,笑着举起手中的纸:“这位将军别误会,小的是在记录贡品的摆放位置,免得查验时弄混了。你看,这些丝绸、茶叶都要一一登记,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守卫凑上前,见纸上画的确实是贡品的摆放示意图,便不再怀疑,转身离开了。刘师傅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加快速度完成图样,随后将图样藏在工具车的夹层里,继续 “查验” 贡品。

    与此同时,两名暗卫也在暗中行动。他们装扮成商贩,在王城内四处打探,发现楼兰的青壮年男子大多被编入了军队,每日都在城外的草原上训练;城墙边还堆放着大量的石块与弓箭,显然是在做战斗准备。更令人担忧的是,暗卫还看到几名北狄人出入王宫,与摩柯密谈,想必是在商议联合叛乱的事宜。

    三日后,沈太傅以 “需将贡品清单传回京城” 为由,让暗卫带着情报与火炮的图样,快马加鞭返回京城。而他自己则继续留在楼兰,与摩柯周旋,拖延时间,为大靖的备战争取机会。

    此时的京城,工部的火器作坊内,一片忙碌的景象。凌燕亲自坐镇,与工匠们一同研发火炮。作坊中央,放着一根刚锻造好的空心铁管,这是按照刘师傅传回的图样,用新式熔炉打造的,管壁厚度均匀,比安息国的火炮轻便不少。

    “皇后娘娘,这铁管已经锻造好了,接下来该装支架与引火孔了。” 工匠们围在凌燕身边,眼中满是期待。

    凌燕点了点头,拿起一把小锤,指着铁管下方说道:“支架要做成可折叠的,这样运输时更方便;引火孔要斜着钻,避免火药受潮。另外,炮筒内部要打磨光滑,减少弹丸的阻力,这样射程才能更远。”

    工匠们按照凌燕的指示,开始忙碌起来。凌燕则走到一旁的桌子前,桌上摆放着硝石、硫磺与木炭,她正在调整火药的配比。之前她已做过多次试验,发现当硝石占七成、硫磺占一成、木炭占两成时,火药的威力最大,且不易受潮。

    “娘娘,您看这火药的颜色,比之前鲜亮多了!” 一名工匠凑上前,看着凌燕调配好的火药,兴奋地说道。

    凌燕笑着点头:“这是因为我们筛选了细硝石,还加入了少量的炭粉防潮。等火炮做好了,我们就去城外试验,看看威力如何。”

    五日后,火炮终于制作完成。这门火炮高约五尺,炮筒长三尺,支架可折叠,只需两匹马拉动,比安息国的火炮轻便了许多。凌燕与萧景珩亲自前往城外的试验场,准备检验火炮的威力。

    试验场上,早已挖好了一道土坡,作为靶子。士兵们将火炮架好,填入火药与铁弹,凌燕亲自点燃引火绳。“轰!” 一声巨响,铁弹呼啸着飞出,重重砸在土坡上,炸开一个三尺深的大坑。

    “太好了!威力比预想的还要大!” 萧景珩看着土坡上的大坑,激动地说道,“这门火炮,比安息国的强太多了!”

    凌燕也松了口气,笑着说道:“陛下,这还只是初步成果。我们还可以继续改良 —— 比如在炮筒外加上散热套,避免连续发射导致炮筒过热;再研发不同类型的弹丸,比如霰弹,近距离作战时威力更大。”

    萧景珩连连点头:“好!朕立刻下令,让工部扩大火器作坊的规模,多造这种火炮,同时组建一支专门的炮兵部队,由赵毅负责训练。等赵毅的骑兵队抵达西域后,便可带着火炮,协助都护府防守。”

    就在此时,一名暗卫快马加鞭赶到试验场,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陛下,皇后娘娘,沈太傅从西域传回情报 —— 楼兰首领摩柯已与北狄残余势力达成协议,约定在四月初十,趁西域都护府换防之际,发动叛乱,夺取都护府的控制权!”

    萧景珩脸色一沉:“四月初十?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赵毅的骑兵队现在到哪里了?”

    暗卫连忙回道:“赵将军的骑兵队已抵达玉门关,距离西域都护府还有五日的路程。”

    凌燕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一方面,让赵毅率领骑兵队日夜兼程,务必在四月初十前抵达都护府;另一方面,让沈太傅在楼兰继续周旋,设法拖延摩柯的行动;同时,让西域都护府的守军提前做好准备,加固城墙,囤积粮草,等待援军。”

    萧景珩点头赞同,立刻下令:“传朕旨意,让赵毅率军加速前进,沿途不得停留;让沈太傅不惜一切代价,拖延摩柯叛乱的时间;让西域都护府都护李谦,即刻加强城防,若遇叛军进攻,务必坚守待援!”

    旨意下达后,各方立刻行动起来。赵毅接到命令后,率领骑兵队放弃休息,日夜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