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调查中的意外发现 (第2/3页)
联非营利实体。系统开始模拟匹配。
几分钟后,结果出来了。
该模式与十年前一起未侦破的国际洗钱案高度相似,涉案金额超过八亿,涉及三个国家的影视融资项目。另外还有两起类似案件,分别发生在东南亚和东欧,都是以文化投资为名,最终导致项目烂尾,投资人血本无归。
系统标注:结构性重复,非随机操作,存在共性控制节点。
亚瑟在本地笔记里写下一句话:“不是个人行为,是一个组织。”
他删掉“团伙”这个词,换成“实体”。前者意味着松散联盟,后者代表稳定的架构和持续运作的能力。区别很大。
他又检查了一遍数据来源,确认没有遗漏。U盘里的原始日志已经加密封存,另一份备份存入物理隔离硬盘,放在保险柜最底层。目前还没有对外披露,也没有通知任何人。
他知道一旦消息传出去,对方可能会立刻切断所有通路。现在的线索太脆弱,经不起干扰。
他坐回椅子,目光落在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上:凌晨一点十五分。
办公室很安静,只有主机运转的轻微声响。他的眼睛有点发涩,但脑子很清醒。刚才的推演没有漏洞,每一步都有依据。从一个IP入侵拍摄日程,到发现异常资金流向,再到追溯出一个长期运作的跨国金融网络——链条完整,逻辑闭合。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那些空壳公司背后是谁?谁有权调动星汇银行的清算通道?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个项目下手?这些问题他还回答不了。
他打开邮箱,翻出前几天收到的一份匿名邮件附件。当时以为是垃圾信息,随手存档了。现在再看,里面提到了“M系列运输链”和“灯塔计划”,虽然语焉不详,但关键词和他目前掌握的信息能对应上。
他把附件内容导入分析程序,尝试还原发送者的原始路径。系统提示需要更高权限的身份验证,否则无法深入追踪。
他停下操作,盯着屏幕。
如果这个组织已经运作多年,那它的触角一定不止在一个行业。影视只是其中一个出口。也许还有别的项目,别的资金池,别的受害者。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
他想起新剧开机那天,财务主管拿着支票站在门口,剧组成员一个个接过工资时的表情。有人哭了,有人打电话给家人,有人把支票贴身收好。那是真实的生活,是三百多人靠着这份工作养家糊口。
而现在,有人想把这些都毁掉。
他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城市灯火。高楼之间的缝隙里,车流还在移动,像是永不停歇的河流。他不知道对面有多少双眼睛也在看同样的风景,又有多少人在暗处操控着看不见的规则。
他回到座位,重新打开程序界面。这一次,他加入了更多变量:近三个月所有与M开头编号相关的物流记录、启明控股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