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孟津谋会盟,诸侯抗暴政 (第2/3页)
” 被商纣召回朝歌,如今却出现在孟津,显然是商纣特意安排的眼线。
“西伯侯,大王已在会盟台等候,请随下官前往。” 蜚廉上前一步,语气傲慢,目光却在姜子牙身上停留许久,显然对这位多次破坏商纣计划的 “西岐客卿” 充满忌惮。
姜子牙上前一步,挡住蜚廉的视线,笑着说道:“有劳蜚廉大夫。只是我等长途跋涉,士兵们疲惫不堪,能否先让使团在渡口客栈歇息片刻,再前往会盟台?”
蜚廉眼神闪烁,显然不愿给西岐使团喘息的机会,但又担心强行催促会引起其他诸侯注意。正在犹豫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 芮国、虞国的诸侯率领随从赶来,他们下车后径直走向姬昌,热情地打招呼:“西伯侯远道而来,辛苦了!我等已在此等候多时,咱们一同前往会盟台吧!”
蜚廉见状,只能放弃阻拦,心中却暗自盘算:待会盟开始,定要让西岐好看。
会盟台设在孟津南岸的高台上,台面用青石铺成,中央摆放着商纣的座位,两侧是诸侯的席位。商纣身着华丽的龙袍,坐在中央,脸色因酒色过度而显得憔悴,眼神却依旧凶狠,扫过台下诸侯时,充满了威慑意味。
会盟开始后,商纣率先开口,语气冰冷:“今日召集诸位诸侯,是为商议两件事:一是东夷叛乱虽平,但仍需诸侯出兵驻守,西岐需再派 2000 士兵前往;二是朝歌国库空虚,诸侯需增加贡赋,西岐作为诸侯之首,需缴纳 5000 石粮食、1000 匹丝绸。”
话音刚落,台下诸侯一片哗然。芮国诸侯忍不住说道:“大王,西岐近期支援邢国、驻守东夷,兵力与粮食已十分紧张,若再增加负担,恐难支撑。”
“放肆!” 商纣拍案而起,“芮侯这是在为西岐求情?莫非你也想效仿西岐,抗命不遵?”
就在此时,姜子牙站起身,从容说道:“大王息怒。芮侯并非抗命,而是实情。西岐自推行新政以来,虽略有成效,却也需兼顾百姓生计。若大王强行增加士兵与贡赋,西岐百姓恐难以承受,届时引发民变,反而不利于朝歌统治。”
“你是何人?竟敢在此多言!” 商纣怒视姜子牙,费仲立即上前说道:“大王,此人是西岐客卿姜子牙,多次阻挠大王旨意,实为西岐谋反的智囊!”
姜子牙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说道:“费大夫此言差矣。在下不仅不是谋反,反而有要事向大王禀报 —— 据在下所知,崇侯虎暗中联络东夷叛军,意图吞并东夷,还多次袭击邢国、卫国,掠夺百姓财物。若大王不加以制止,恐怕崇国的威胁,比东夷叛乱更甚。”
说着,他将竹简递给商纣,上面记载了崇侯虎与东夷叛军的联络书信、袭击邢国的时间地点,还有崇黑虎提供的 “崇侯虎私藏兵器” 的证据。商纣接过竹简,脸色逐渐变得阴沉 —— 他虽信任崇侯虎,却也忌惮其野心,若崇侯虎真有谋反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崇国诸侯崇侯虎见状,立即站起身反驳:“姜子牙血口喷人!这些都是伪造的证据,还请大王明察!”
“是不是伪造,大王只需派人前往崇国核查便知。” 姜子牙继续说道,“另外,在下还听闻,蜚廉大夫在东夷期间,滥用职权,克扣西岐军粮草,还暗中联络崇侯虎,想挑拨西岐与朝歌的关系。若大王不信,可传东夷士兵前来对质。”
蜚廉脸色惨白,跪倒在地:“大王,臣冤枉!都是姜子牙陷害臣!”
商纣看着慌乱的崇侯虎与蜚廉,心中已信了七八分。此时,陈国、蔡国的诸侯突然站起身,说道:“大王,臣等也有一事禀报 —— 近期有朝歌官员向臣等索要财物,称若不缴纳,便在大王面前诋毁陈国、蔡国。此事若不查清,恐影响诸侯对朝歌的信任。”
姜子牙知道,这是阿禾按计划放出的 “证据” 起效了 —— 陈国、蔡国虽为中立诸侯,却也不愿被商纣压榨,只能选择站出来发声。
商纣见状,意识到若再追究下去,只会暴露更多朝歌的丑闻,反而让诸侯质疑自己的统治。他强压下怒火,说道:“此事日后再查。今日会盟,暂且搁置增兵与增贡之事,诸位诸侯先返回封地,待本王查清真相,再做定夺。”
会盟草草结束,商纣虽未达到软禁姬昌的目的,却也不敢轻易发难 —— 西岐的证据让他对崇侯虎与蜚廉产生怀疑,诸侯的态度也表明西岐已获得广泛支持,若强行动手,恐引发诸侯联合反抗。
姬昌与姜子牙返回使团驻地后,立即召集随从商议:“商纣虽暂时退让,但绝不会善罢甘休。咱们需尽快返回西岐,做好应对朝歌与崇国反扑的准备。”
姜子牙点头赞同,同时让人通知南宫将军:“按计划撤离,无需再潜伏。另外,让芮国、虞国的接应部队沿黄河西岸护送使团,防止商纣反悔派兵追击。”
次日清晨,西岐使团乘坐大船沿黄河向西返回。途中,姬发兴奋地对姜子牙说道:“先生,这次会盟咱们不仅安全脱身,还揭露了商纣与崇侯虎的阴谋,让更多诸侯看清了朝歌的暴政。侄儿觉得,咱们离天下太平又近了一步!”
姜子牙笑着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西岐都城:“会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咱们要做三件事:一是加快青铜武器研发,让西岐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