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森林血战  世界江山一统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1章 森林血战 (第2/3页)

散,成功突入森林,解救了靠近最后的一股唐军。

    随着第二路军的持续赶来,战斗的形势开始发生变化,第二路军在法军的外围发起进攻,与内线的第一路军配合,扭转了唐军的不利形势。

    法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连战三天,也是非常疲惫,看到唐军来到大量的新锐力量,心中开始没底。格里乌斯看到新来的唐军攻势极猛,形势已经对法军不利,如果继续在这里死战,后果极有可能对法军不利,立即命人吹响撤退的号角。

    法军被第二路军一阵射杀,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伤亡,听到撤退的号角,往森林深处四散奔逃,然后全部向西汇合,一直逃到萨克森西部一带。

    第二路军不熟悉这里的地形,森林深处也不适合第二路军行动,乌重胤下令部队和第一路军汇合,立即将食物和水源分给第一路军的人员,并抢救伤员。

    第一路军的人员,感到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如果第二路军再晚来一天,甚至是半天,可能第一路军就要全部牺牲在这里。

    谢长林看到乌重胤之后,再也忍耐不住,抱头痛哭,一边哭一边捶打自己的脑袋,大骂自己混蛋。

    乌重胤觉得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指挥第二路军引导着第一路军的人员向东走出森林。还有很多伤员无法行走,第二路军的人员就搀扶着甚至是抬着他们向东走。

    两路人马出了森林以后,又走了一段,来到一个叫做于尔岑的小城,在这里进行休整。

    此时,第一路军只剩下镇蕃军和一个扶桑团,经过前期的伤亡,总兵力只有三万人出头。经过清点,第一路军阵亡达到八千多人,剩下的人员几乎全部带伤,有的伤势严重,第二路军也产生了近千人的伤亡。

    这次战役发生在萨克森中部的森林中,所以此战又称为萨克森中部森林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第一路军几乎被打残,副将马启立和两个旅长阵亡,创造了唐军一次性最多的伤亡人数。

    谢长林郁闷的几乎想自杀谢罪,最后被乌重胤等人拦住了,谢长林从此心灰意冷,将第一路军的指挥权交给乌重胤,自己甘当副将,整天在那里郁郁寡欢。

    乌重胤觉得萨克森森林之战,第一路军伤亡太大,暂时不宜再发动新的战事,一、二路军在于尔岑先救治伤员,恢复元气,再作下步打算。

    乌重胤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进攻法兰克王国的总指挥,此时已经打到法兰克王国,是时候使用这个身份了。别的部队不太清楚,但是乌重胤知道第三路军进展比较顺利,于是派人向南寻找第三路军,命其尽快从东南方向进攻法兰克王国。

    乌重胤认为,第一路军吃亏的核心原因是,进军速度太快,一下子就引来法兰克军的主力,靠三万人就想击败一个大国,根本就不现实。

    当初李愬那么牛逼,也是在巴格达吃了败仗,靠着三路大军合力,才彻底攻下巴格达,灭亡黑衣大食。

    乌重胤决定,第一、二路军暂停行动,派出斥候打听法兰克和其他各路唐军的动向,待形势明了以后再行动。乌重胤相信,待五路大军全部攻入法兰克国内后,任他法兰克再牛也会顾此失彼,到时候就是各军合力围歼法兰克的良机。

    好在唐军的后勤还算给力,后方持续运来大量的给养和弹药,很多伤员的伤势得到恢复,两军在这里逐步恢复元气,第三路军已经按照要求从东南方向进攻法兰克,乌重胤对后面的形势充满信心。

    宋朝隐带领第五路军在加利群岛待了几个月,对伊德利斯和伊比利亚一带的情况就非常熟悉了。

    伊德利斯原是大食国的一部分,后来在伊德利斯的领导下,从大食国独立了出来,故称伊德利斯王朝,其位于马格里布(非洲西北部)的西半部,国民以柏柏尔人为主,信仰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