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伊德利斯  世界江山一统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2章 伊德利斯 (第1/3页)

    幸亏唐军设置成“凸”字形,部队全部环绕在一起,伊军并不能轻易冲破唐军的的阵型,两军在唐军的外围展开了激战。

    唐军中的两个羌戎团,来自于秦陇道的河西一带,久经风沙,早已习惯了这种天气,表现的更为悍勇一些。这些羌戎兵用布包住口鼻,然后眯着眼,看到伊军骑兵靠近就几人一起齐射过去,伊军应声落马。

    伊军砍杀了一阵,虽然给唐军造成一些伤亡,但是在唐军火枪的猛烈还击下,还是有不少伊军中枪。唐军在风沙中虽然命中率降低,但是唐军人多枪多,对着伊军的方向密集射击,也打死了不少伊军。

    伊军看到很难突破唐军的阵型,不愿继续作无谓的牺牲,最后仓惶撤退。

    伊军骑兵撤退不久,沙尘暴也过去了,宋朝隐让人一清点,唐军阵亡八百多人,三千多人受伤,伊军也在阵地周围留下近两千具尸体。

    唐军还没攻城,自己倒是先折损了一波,宋朝隐不禁大怒,命令唐军稍作调整后,立即攻城。

    唐军先锋部队从缺口处破城而入,城内的守军根本挡不住凶猛的唐军,没有了天气的干扰,伊军完全处于下风,被唐军打的节节败退。

    城内伊军发现,如果继续坚守就是死路一条,在城外骑兵的接应下,城内的伊军向北突围,朝着非斯的方向狂奔而去。

    宋朝隐拿下马拉喀什以后,觉得在内陆作战和补给都不太方便,决定还是回到海边,发挥唐军水军优势,于是带领唐军向萨菲的方向行军。

    宋朝隐带着部队赶到萨菲城时,邓绍坤早就凭借唐军的水陆优势,很快拿下萨菲城,并将这里打造成为唐军的一个物资补给基地。

    宋朝隐率部来了以后,邓绍坤立即命人摆好酒菜,好好招待了去马拉喀什的部队,宋朝隐的心情这才舒缓了一些。

    宋朝隐认为,这样一城一地的打,没什么意义,干脆挑几个重要的城市打,尽快拿下伊德利斯的首都非斯,这样才能摧毁伊军的抵抗意志。

    宋朝隐想好以后,决定放弃内陆的一些小城市,沿着海岸线向北进攻。在唐军水陆部队的夹击下,伊德利斯西部的的几个沿海城市接连陷落,第五路军一直推进到安法城(今卡萨布兰卡)。

    安法城位于伊德利斯西部沿海平原的中心地带,周围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是伊德利斯重要的粮赋和兵员基地,不容有失,伊德利斯二世派了两万人守卫该城。

    这次,第五路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宋朝隐决定不再打击溃战,而是采取围歼战。宋朝隐命令部队将安法城团团围住,水军从西面,陆军从南面,同时发起主攻。

    激战了半天后,南面的陆上部队率先破城而入,城内的伊军依托建筑物、工事,拼死抵抗唐军的攻势。

    唐军在攻城时,伊德利斯二世还派出一万骑兵过来支援,被围城部队挡在外围,始终无法接近城市。

    不管城内守军怎样拼命抵抗,在唐军的火力倾泻下,一个个倒在血泊中,伊军的抵抗意志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唐军越战越勇,城内的守军越战越少,到了傍晚大局已定,城内的守军终于放弃抵抗,向唐军投降。城外的援军看到形势不妙,立即向非斯方向逃走。

    安法城比较富庶,唐军占领该城后缴获了大量物资,宋朝隐又赏赐给将士们一些财物,唐军士气大振。

    拿下安法城后,宋朝隐命第五路军原地休整两天,在此处留下一个羌戎团,然后兵分两路,由邓绍坤带领水军和4个新罗团,沿着海岸线向北进攻沿海城镇,宋朝隐则带领第五路军主力往西北方向进军,意图拿下伊德利斯的首都非斯。

    非斯位于内陆山地中的一块平原上,内陆平原与沿海平原之间隔着一道山脉,山脉中的峡谷成为从安法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