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勾引潘金莲  金瓶梅讲什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勾引潘金莲 (第1/3页)

    自武松离去之后,武大郎每日不论潘金莲如何谩骂,始终坚守一念:我就在家中日日陪伴她。潘金莲与武大郎又争执了几回,最终达成默契:你愿何时出门便何时出门,愿何时归家便何时归家。

    然而每当武大郎一踏出家门,潘金莲必做一事,那便是登上二楼,推开窗户,尽情观赏外界景致。正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梅开蜡底,天气回暖。

    这天气愈发和煦,武大郎心中亦暗自欣喜。哎,你看,金莲如今表现甚佳,每日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与我长相厮守,甚是和谐。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武大郎依旧如往常般,一日,他缓缓挑着担子外出售卖炊饼,口中喊着那句不变的口号:“卖炊饼啰!”金莲目送武大郎远去后,不知今日何来兴致,竟精心打扮得光彩照人,那面容白里透红,樱桃小口,鼻梁立体。

    潘金莲今日心情格外愉悦,待武大郎走远后,便在二楼的小帘子下站立张望。哎呀,站得久了,竟忘了坐下,约莫一个时辰过去,潘金莲心想:“今日街上也无甚热闹,对面王干妈王团的茶馆生意亦冷清。罢了,武大郎也该归来了。”

    正当潘金莲准备关上窗户时,却不小心将窗棍弄掉,只听楼下立刻传来一声:“哎呦,哎呦,这是谁家的棍子?”

    “哎呦”到底出自何人之口?《金瓶梅》这部小说即将迎来首个高潮部分,书中男主人公即将闪亮登场。

    《金瓶梅》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跟大家这样讲,这个作者的身份已经无从考究了。只是在明代发现这部明代的刻印本时,有一个署名是兰陵笑笑生。兰陵是个地名,笑生则是他的一个名号。

    那么在明代,兰陵这个地方有三个地方都叫兰陵。所以说,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谁?他的真名是什么?竟能写出如此精彩绝伦的作品。作者的身份已经无法考证了。我们只知道兰陵笑笑生这个名号,几百年过后这部作品被后辈一次次演绎出来时,我们真的要感谢几百年前这位作者写出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

    不过,众多的《金瓶梅》研究学者在仔细研究这本书后,大体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这位作者应该是生活在山东地区的人。因为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山东方言。如果作者没有在山东生活过,他不可能如此贴切地运用这些生活化的表达。后世揣测,这位作者要么是山东本地人,要么是在山东生活多年的。

    无巧不成书,正好有个人从她窗户下走过,棍子不偏不倚,偏偏打到了楼下那个人的头上。

    潘金莲定睛一看,这满脸怒色的男人大约二十五六岁,长得十分潇洒,头戴一顶帽子,脚穿金玲珑的靴子,鞋边都用金丝包裹,而且这身衣服穿得相当漂亮,一看便知是有钱人家的人。

    “哎呀呀。”男人手中握着一把烫金的扇子,颇有潘安之貌。这确实是一个英俊的男人。楼下的男人一看到楼上潘金莲的小脸,立刻止住了脚步,本想发作发怒。但一见这女人如此美貌妖娆,怒气少了大半。

    只见楼上的女子云鬓斑斑,樱桃小口,弯弯的新月眉,梅香四溢的樱桃口,冷艳的身材,粉嘟嘟的小红脸,娇滴滴的银盆脸,轻柔如花的声音。尤其西门庆一眼还看到她穿着

    白色的小肚兜,身材曼妙,白生生的腿儿,一双像小莲藕般的手。

    楼下的男人正是西门庆。这女人真漂亮,我怎么从未见过?清河县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这樱桃小口,笑脸如花,男人见了魂儿都没了。

    西门庆见到楼上的潘金莲,不自觉地停了半边身子,那满腔的怒火早已抛到脑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