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第三队揭秘·无人区利刃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章:第三队揭秘·无人区利刃 (第2/3页)

格斗、应急指挥,哪里需要哪里补。你是副队,探路领航和侦察是你的强项,咱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在无人区里活下来,完成任务。”

    高云翔咧嘴一笑:“放心,探路这活儿,我熟。在部队里,我就是尖刀班的领航员,什么复杂地形没见过?羌塘虽然危险,但有咱们这阵容,绝对没问题。”

    “别大意,羌塘不是普通无人区。”韩国华打开文件夹,抽出一份资料递给高云翔,“这是第三队的过往任务记录,你看看就知道,我们接的都是别人不敢接的硬活。”

    高云翔接过资料,随手翻了翻。“塔克拉玛干7天无补给穿越”“可可西里反盗猎护航”“阿尔金山失联人员搜救”“罗布泊古遗址考察护航”……每一个任务都透着惊险,而备注栏里,全是“任务圆满完成”“零伤亡”“客户高度满意”。

    “咱们的业务模式很简单,”韩国华坐在一旁的箱子上,解释道,“客户提供探险地点、目的和需求,比如这次的科研团队,要去羌塘找珍稀植物样本,要求零风险、仪器不能颠簸、避开盗猎区。我们就根据这些需求,量身定制方案——前期探路、中期领航、全程后勤保障和急救支持,一站式服务。收费按天算,每人每天5000元,要是有特殊需求,比如用到重型装备或者延长任务时间,再额外计费。”

    “5000块一天?挺划算啊。”高云翔挑眉,“就咱们这配置,这价格绝对值。”

    “不是划算,是物超所值。”李思萍接过话头,走到装备架旁,拿起一个便携式呼吸机,“你以为这钱好赚?无人区里,随时可能遇到沙尘暴、暴风雪、野生动物袭击,甚至盗猎者。我们带的装备,每一件都是保命的家伙。”

    她指着架子上的装备,一一介绍:“这三辆改装坦克300,除了基础的绞盘、卫星通讯、红外热成像,还加装了防穿刺轮胎、底盘装甲、车载冰箱和大容量油箱,满油状态能跑800公里,足够应对无人区的长距离穿越。帐篷是抗-40℃的防寒款,防风防雪,还能防野生动物撕咬。这个便携式呼吸机,能在高海拔缺氧环境下使用;这个野外手术箱,里面的器械齐全,郭璇能在野外做简单的外科手术。还有这些——抗蛇毒血清、高频对讲机、太阳能充电器、GPS定位器、应急食品和水……每一件都不能少。”

    高云翔拿起一个小巧的GPS定位器,掂量了一下:“这玩意儿精度怎么样?”

    “误差不超过5米,就算在地下洞穴里,也能接收信号。”赵云姝走过来,笑着说,“而且我们的定位系统是双备份,卫星定位加惯性导航,就算卫星信号被干扰,也能精准定位。”

    王晓宇也凑过来,拍了拍坦克300的车身:“副队,你要是觉得这三辆车还不够劲,我还能再加点料,比如加装个无人机***,防止有人用无人机跟踪,或者加个小型发电机,保证科研仪器的供电。”

    “不用了,先这样吧。”高云翔摆摆手,“科研团队带的是精密仪器,重点是平稳和安全,别加太多东西,反而增加车身重量,容易颠簸。”

    李思萍点点头,认可了他的说法:“算你还有点脑子。这次任务的核心,就是保证科研团队和仪器的安全,零风险是底线。盗猎区必须避开,那些人手里有枪,咱们是来护航的,不是来跟他们火拼的。”

    “放心,我知道轻重。”高云翔收起玩笑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探路的时候,我会把路线摸清楚,避开所有已知的盗猎区和危险地段,尽量选择平坦的路,减少颠簸。”

    就在这时,赵云姝的手机响了。她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微微一变,挂了电话后,快步走到李思萍和高云翔面前:“李队,副队,客户发来补充需求了。”

    “什么需求?”李思萍皱了皱眉。

    “科研团队带的精密仪器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娇贵,不仅不能颠簸,对温度和湿度也有要求,温度必须控制在15-25℃之间,湿度不能超过60%。而且他们还特意强调,一定要避开盗猎区,他们之前在别的无人区考察时,遇到过盗猎者,差点出危险。”赵云姝快速复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