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这颗棋子,我要了! (第3/3页)
的法子了。”
第二天,姜云殊顶着两个红通通的眼睛,郁闷的来到街上的书肆,想买几本新的话本,找找驱邪的灵感。
刚在一个书架前站定,旁边便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
“姜二小姐也在找《南华札记》?”
姜云殊回头,便看到了谢允之那张带笑的脸。
他今天穿着一身竹青色长衫,手持折扇,一副翩翩公子的打扮。
“姜二小姐眼圈泛红,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谢允之见她不说话,问道。
姜云殊看了他一眼,迟疑了一下,说道,“你说,如果一个人突然性情大变,像是换了个人,那她是不是被孤魂野鬼附身了?”
谢允之摇着折扇的手,突然顿住,有些懵逼,“啊?”
姜云殊看他迷茫的样子,有些泄气了,摆了摆手道,“算了算了,就当我没说吧。”
谢允之从她刚才的话中反应过来,着急道,“不是不是!我刚才就是没反应过来。”
他沉吟了一会儿道,“你说的这种情况人倒是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比如有些人经历过大喜大悲,从而性情大变,亦或者得了什么机缘,也说不定。人又不是石头,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他顿了顿,语气十分不确定道,“你那天躲在树后,我看你的目光似乎是在观察姜大小姐?你口中说的那个她,不会是姜大小姐吧?”
姜云殊立马否认,但语气还是透露着一丝心虚,“不是!”
谢允之看出了她的不自在,轻咳了一声,转移话题道,“我听说彩霞阁又新进了一批料子,明日要不要去看看?”
姜云殊:“……不去!”
她还要盯姜茶呢!哪有空?
谢允之:“……你是不是讨厌我?”
姜云殊撇了他一眼,“没有。”
谢允之显然不信,“那你为什么拒绝的这么干脆?”
“我跟你很熟吗?”
谢允之噎住了,“好歹见过几次面。”
姜云殊冷着一张脸,无情的说道,“哪来的好几次?就一次。”
谢允之:“……”
镇国公府,书房。
姜茶将赵珩送来的情报,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她来到父亲的书房。
“爹爹。”她端上一盏新茶,语气平淡,“女儿偶然听说,三皇子近来似乎有意推动漕运改道的事。”
姜宏远端茶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她。
姜茶继续说,“女儿还听说,工部有位叫沈砚的主事,为人耿直,不会钻营,他手上有一份极好的漕渠修缮方案,却因为得罪了上司被压着。”
她把这件事和父亲近来担心的春汛联系起来,条理清晰。
“爹爹,春汛就要到了,漕运安危是大事。如果能用沈砚的法子,既能解决百姓的忧患,又能让我镇国公府在这件事上占得先机,得个好名声。”
书房里一片寂静。
姜宏远目光深邃的看着自己的女儿。
“茶儿,你以前从不关心这些的。”
姜茶怔了一声,想开口说什么,但又不知道说啥。
姜宏远像是没有注意到她的沉默,仿佛刚才说的话,只是随口一问,继续开口说道,“爹知道了。这件事,我自有安排。”
与此同时,六皇子府中。
赵珩拿起一枚黑子,轻轻落在棋盘上。
棋子和棋盘碰撞,发出一声脆响。
他看着棋盘上的棋子,淡淡开口,“想必她那边开始行动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