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看什么看,你这个资本家 (第1/3页)
收回目光,林秀莲拍拍手面向众人道:
“好了,大家都动起来吧!身上的袋子装满了就上田埂这边来,把棉花替换进这边的筐里或者麻袋里,中午饭时候会有专门的同志过来收。”
话音落下,林秀莲不再迟疑,跟着一起下了棉花地。
“是……”
其他人有气无力的应声,窸窸窣窣慢悠悠的也动了起来。
或许是土地贫瘠,又或许是这个年代的棉花还未经过改良。
地里的棉花树只有人大腿那么高。
因为即将进入采摘尾声,棉花树的叶子干枯卷巴,没剩下几片。
人腰上挂着麻袋从中穿过,还能带下去不少。
倒是能看清脚下,不至于踩到什么虫子、蛇之类的。
傅婉君少了一层顾虑。
采摘棉花也没什么特殊技巧。
只是从炸开口的棉花球里摘下蓬松酥软的棉花,怎么快怎么来就行。
傅婉君观摩着周边的人。
见大家或站或坐,或弓着腰的忙活,她调整几次,最后选择蹲下身。
早上的起床号和下午的下工号分两轮安排,一方面是因为要去不同的地方、干不同的活儿,大家上下工的时间会有微妙的差异。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营地里有将近七八百号的战士,饭点儿食堂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
所以也是间接的让大家错开吃饭时间。
至于午饭。
类似傅婉君她们这种,在营部好几里地外干活的人,中午来回走动不方便。
为了节省大家的体力和时间,营部会专门抽出人手给大家伙儿送饭。
边疆沙尘重,战士们劳作期间,经常会遇到风尘天或者下雨天。
所以田地边缘处,一般每间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简单的棚舍。
让战士们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有地方躲避。
中午吃饭的时候,女兵们就是在棚舍里吃的。
午饭还是窝窝头,一人两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同志挑着箩筐送过来的。
箩筐里还装着两个很大的水壶。
傅婉君看见后,心里清楚了几分。
大家排队领窝窝头时,她绕去了稻草棚舍的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