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钦差至,暗流汹涌 (第3/3页)
极其苦涩的安神汤。
“好了,邪气已泄,静养半日便可无碍。”栗晓燕走出内间,对高焕说道。
高焕看着里面瘫软如泥、脸色更差的书吏,嘴角抽搐了一下,勉强笑道:“神医妙手回春,本官代他谢过了。”他目光再次扫过栗晓燕,带着审视,“栗神医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医术,不知师从何人?听口音,似乎不是北地人士?”
来了!栗晓燕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依旧平静:“草民乃江南人士,自幼体弱,久病成医,胡乱看了几本医书,谈不上师承。前年来北疆投亲,蒙世子不弃,在军中混口饭吃罢了。”她将籍贯推至江南,与京城撇清关系。
“哦?江南人氏?”高焕若有所思,还想再问。
就在这时,厅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名将领满脸喜色地冲进来,对着镇北王和萧煜大声道:“王爷!世子!大喜!刚接到军报,栗先生之前改良的那个防冻伤的药膏,在鹰嘴崖哨所试用,今年冬天,冻伤减员比往年少了七成!弟兄们都说栗先生是活菩萨!”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尤其是北疆众将,看向栗晓燕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冻伤是北疆军冬季最大的非战斗减员原因,栗晓燕此举,无疑是天大的功劳!
镇北王抚须大笑:“好!栗先生又立一功!当赏!”
萧煜也适时开口,语气带着自豪:“栗先生虽非北疆人,但心系我北疆将士,屡立奇功,实乃我军之福!”
这番对话,巧妙地化解了高焕的盘问。在实实在在的军功面前,一个来历小小的疑点,显得无足轻重了。高焕脸色变了几变,最终也只能挤出一丝笑容,随声附和了几句。
宴会后半程,再无人敢质疑栗晓燕的身份。她安然坐在席末,低调而坦然。
经此一事,“栗先生”的名声在北疆军中更是如日中天。而钦差高焕,在朔方城盘桓了数日,明察暗访,终究没能找到任何关于“废后栗氏”的确切证据,最后只能悻悻而归。
消息传回栗晓燕耳中时,她正在小院里验收一批新制成的药囊。她只是淡淡一笑,继续手中的活计。
危机暂时度过,但她知道,与宇文擎的较量,远未结束。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正面交锋。
她抬起头,望向南方。天空高远,一只苍鹰正展翅翱翔。
该考虑,如何将手中的力量,真正转化为足以撼动棋局的资本了。北疆的根基已初步打下,是时候,将触角,重新伸向更广阔的世界了。商业,情报,还有……那蛰伏的,复仇之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