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秋后算账  钓走你的鱼,再掀了你鱼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章 秋后算账 (第2/3页)

,但在她们这些心腹幕僚的小圈子里,却意外地平易近人。

    她们定期举行“闺阁雅集”,实则是分析朝局动向、制定方略的机密会议。

    与会者清一色女子,外人看来不过是公主与女伴们消遣。

    公主极为看好凌薇的潜质,对凌薇的课业盯得极紧,常亲自过问。

    即便凌薇偶尔提出些尚显稚嫩的想法,公主也会耐心听完,细致剖析利弊,从不轻视打压。

    这份容人之量和培养人才的用心,处处透着明主潜质。

    凌薇自知资历尚浅,会议中多旁听学习,默默梳理着各方情报脉络。

    了解后,对这位瑞安公主更是钦佩不已。

    元景十九年冬,北境狄戎犯边,战事吃紧,时任镇北将军的沈巍血战中重伤昏迷。

    年仅十八的萧玥,因母族是北境人,后外祖这一脉入仕迁京,得皇帝默许,持虎符以监军身份赴前线。

    她并非直接领兵冲杀,而是以雷霆手段整肃军纪,联合沈巍旧部稳定防线,并提出了关键的反击策略,最终协助副将击退敌军。

    此役后,她在北境军中威望初立,皇帝为嘉奖其功,也为了制衡其他势力,短暂授予她部分北境军权约三万人。

    但随着皇子成年、边境稳定,皇帝出于制衡和“公主不宜久掌兵权”的考虑,元景二十三年,萧玥主动上交了大部分兵权,仅保留一支精锐的亲卫约五千人。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镇北将军沈巍,与瑞安公主生母是青梅竹马的邻家兄妹。

    仅有一女沈青岚,夫人逝后未续弦。

    曾是萧玥在北境的师傅,前阵子擒获狄戎重量级首领,亲自押解回京献俘,盘桓后返境。

    并未带走沈青岚——用意不言而喻。

    会议上一位姓夏的女幕僚,她是最早提出利用女官制度拓展势力的,提起了当前最棘手的问题:“殿下如今势单,成事需借力。结盟,势在必行。

    然,与谁结盟?”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几位皇子身上。

    二皇子萧瑜,其母为贵妃王氏,母族琅琊王氏,百年清流,财力雄厚,势力最强。

    本人平庸,好大喜功,与杜芊芊纠缠不休。

    三皇子萧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