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定鼎安疆 (第2/3页)
低沉的号角声划破长空。
“出发!”朱常洛拔出佩剑,直指北方!
大军开拔,铁流滚滚,向着边境方向迤逦而行。
就在太子离京后不久,运河剿匪之战也正式打响。朝廷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那些因内讧而实力大损、惊魂未定的水匪残余。战斗几乎呈一边倒的态势,匪帮据点被逐一拔除,匪首在绝望抵抗中被乱箭射杀,少数残匪四散奔逃,很快便被地方卫所擒获或格杀。困扰漕运多时的“水匪”之患,在太子离京期间,被迅速、彻底地荡平。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追向太子北巡的队伍。
……
边境,雁门关外。
时已深秋,塞外草黄,寒风萧瑟。朱常洛率领的大军并未直接进入边境重镇,而是在关外一片水草丰茂、同时也是几个摇摆部落活动区域的交界处扎下大营。
太子御驾亲临的消息,早已像风一样传遍了草原。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小部落,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与犹豫之中。他们没想到年轻的太子竟有如此胆魄,敢亲涉险地。
大营刚刚立稳,朱常洛便连续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并未立刻召集各部首领问罪,而是先派出使者,携带茶叶、丝绸、盐巴等草原急需的物资,分头前往各个部落,言明朝廷此次前来,是为安抚,是为互通有无,只要各部安分守己,承认大明宗主地位,以往过错,可既往不咎,并可开放更多边市,允其公平贸易。
同时,他命令大军严守营盘,不得擅自出击,更不得骚扰附近牧民。甚至,当一支小股部落骑兵按捺不住,前来挑衅试探时,朱常洛也只是下令将其驱离,擒获的俘虏亦好吃好喝款待后释放,并让其带回太子的亲笔信函,信中重申安抚之意,但也明确警告,若再执迷不悟,天兵一至,玉石俱焚!
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太子的诚意与决心,随着使者的往来和释放的俘虏,迅速在草原上传播开来。
几日后,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摇摆部落——乌洛部的老首领,终于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明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朱常洛并未端坐于高高在上的主位,而是设下宴席,与乌洛首领相对而坐。林雪坐于朱常洛身侧,顾清风、韩奎按剑立于帐门两旁,目光如电。
宴席并非山珍海味,而是烤羊肉、马奶酒等草原常见食物。朱常洛举止从容,谈笑风生,并不谈论军事压迫,反而问起草原风俗、部落生计、牛羊马匹,言语间充满了尊重与理解。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缓和。乌洛老首领见太子年轻却气度非凡,言辞恳切,毫无天朝上国的傲慢,心中戒备去了大半。
就在这时,帐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部落勇士急匆匆闯入,用胡语惊慌禀报,说是部落供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