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人 (第2/3页)
卖了这许多地,还能供养家里生活。
不过现在,那两亩上田终究还是被乡里豪强看上了。
“爹,娘,景儿,吃饭吧。”
母亲刘翠玲从厨房里探出脑袋,看着院中三人,喊了一声。
接着,饭菜便从厨房里端到院中的石桌上,一家人围着石桌开始吃饭。
杨景也挨着祖父坐了下来,同时看向石桌上的饭菜。
他的碗中,是白灿灿的米饭。
而其他人的碗中,则是糙米混着一些野菜。
桌上还有两道菜。一张小碟子上放着七八块排骨,另一张小碟子上是蒸的不知名野菜,还有一个小碗里盛着些咸菜。
“景儿,吃肉。”
杨老爷子端起盛放着排骨的小碟子,直接放在杨景的手边,然后他拿起一块看起来就很硬的黑绿色窝窝头,咬了一口,又夹了一根咸菜放进嘴里。
杨景看着祖父、祖母还有母亲只吃那种明显很难吃的野菜、咸菜,心里微酸,但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知道自己拗不过家人,只能接受。
咚咚咚。
正在四人吃饭时,院门被敲响了。
几人都是脸色一变,担心是那恶人冯雷去而复返。
“我去看看。”刘翠玲放下筷子,正要起身。
“你别去,老婆子,你去。”杨老爷子看向祖母。
祖母秦氏体格不胖,但个子要高一些,只是腰背已经有些佝偻,显得矮了一些,此刻她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粗布蓝衫,花白的头发用一根旧木簪松松挽着。
祖母点了点头,利索的站起身,轻手轻脚的走到院门后,透过院门缝隙往外看去,顿时松了口气,扭头对杨老爷子道:“是老大家的。”
她说完,便拉开了院门。
两道人影从院门外走了进来。
一个是面色蜡黄的中年女人,头发用麻绳胡乱束在脑后,身上的褐色衣袍打满了补丁,袖口磨得露出了棉絮。
中年女人身旁,是一个身形同样单薄的少年,因为太过瘦削,颧骨微微凸起,嘴唇也没什么血色,不过他此刻脊背倒是挺得很直,目光落在石桌上面的饭菜上,更准确的说是那一小碟排骨上面。
“爹,娘。”
“爷爷,奶奶。”
中年女人和单薄少年向杨老爷子鞠躬行礼。
而随着两人进来,杨景和老娘刘翠玲也站起了身。
刘翠玲警惕的看着这对衣衫褴褛的母子,尤其是注意到那少年盯着桌上排骨的目光,脸色微微一沉。
“大嫂来了啊。”刘翠玲淡淡说了一声。
杨景的目光,也落在了走进院子的两人身上。
他得到了原身的记忆,自然也知道了眼前这两人的身份。
杨老爷子和秦氏共育养了二子一女,分别是大伯杨光,老爹杨刚,小姑杨艳。
三个子女中,杨老爷子最偏疼老儿子,也就是杨景的老爹杨刚。分家时,家里田地和物件大部分都分给了二儿子。
分家之后,也和秦氏一起跟着二儿子生活。
前些日子,官府往东边曹州前线押运粮草,从本地招募了一些壮勇配合运送,给出的价格挺高。
考虑着杨景这个销金窟,老爹和家里一番合计.......没合计好,便不顾家里反对,直接报名加入了押运粮草的队伍。
也是押运粮草的队伍走了几日后,杨老爷子这边才知道大儿子杨光居然也报名加入了那支押运粮草的队伍。
眼前这对母子,便是大伯杨光的妻子薛氏和儿子杨安。
“还没吃饭吧?”杨老爷子看着两人说道,“坐下一起吃吧,老婆子,你挪挪地方,让老大媳妇和小安坐那。”
杨老爷子知道大儿子家的情况,不说揭不开锅,也差不太多了,不然一向老实本分的大儿子也不会报名参加那支前往曹州前线押运粮草的队伍。
薛氏和杨安坐在杨老爷子安排的位置,不知是不是巧合,这里正和杨景相对着,距离那一碟排骨也最远。
“安哥,吃肉。”
这时,杨景将自己手边的排骨碟子往前一推,脸上露出一抹自然的笑意,看向堂哥杨安。
接收了原身记忆,杨景知道,大伯一家如今过得这么凄惨,也是和他们家有关系,当年分家,杨老爷子将家中大部分的上田和普通田地,都分给了二儿子杨刚一家,而分给大伯家的田地和物件就很少了。
若非因为杨景习武耗费太多,家中要比现在过得好的多。
杨景突然的动作,令众人都是一愣。
母亲刘翠玲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抹焦急。
杨老爷子也是微微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