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机会 (第1/3页)
杨景迅速回想那晚的情形。
杀刀疤李时是在暗巷,除了尸体没留别的痕迹。
烧徐泰屋子时处理得干净,连凶器都藏的严实,应该也没有留下破绽。。
这么想着,杨景心里稍稍安定了些,但那股警惕劲却提了起来。
他不再停留,借着人-流掩护,加快脚步穿过广安坊,很快就到了通义坊的小院。
推开门,先去厨房热了早上剩下的虎肉,大块塞进嘴里。。
温热的肉汁滑入喉咙,那股熟悉的暖流驱散了几分心绪不宁。
看看已经有些暗下来的天色,杨景也不打算再往武馆跑了,索性脱了上衣,光膀子站在院中。
月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古铜色的脊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沉腰扎马,崩山拳的起手式沉稳展开。
没有了武馆的喧嚣,只有溪水潺潺与拳头破风的声响交织。
虎肉的能量在体内流转,随着拳势起落,肩背的肌肉贲张,汗珠顺着紧实的肌理滑落,砸在地面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裂山式”的拳锋扫过空气,带起的劲风拂动了院角的牵牛花。
“崩山式”沉落时,脚下的地面都微微震颤。
他越练越投入,如今这般乱世,唯有自身实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底气。
......
日子在拳风与汗水里悄然滑过,转眼又是半月。
杨景对崩山拳的明劲掌控越发圆融,拳路间的滞涩早已不见,刚猛中透着沉稳,每一拳打出,都能将力道收放自如。
这日午后,承平坊,孙氏武馆。
杨景与刘茂林相对而立。
“师弟近来的拳,越发有章法了。”
刘茂林活动着手腕,拳套上的皮革在阳光下泛着光,“来,咱们拆几招。”
杨景笑着点了点头,沉腰摆出起手式。
刘茂林率先出拳,拳风稳健,是崩山拳的“推山式”,看似缓慢,却带着一股厚重的力道。
杨景不闪不避,左臂格开对方的拳锋,右拳顺势打出“裂山式”,拳路刁钻,直取肋下。
“好!”刘茂林赞了一声,脚步横移,手腕翻转,竟用拳背磕向杨景的拳面。
两拳相碰,发出沉闷的响声,,杨景只觉一股巧劲传来,手腕微麻,拳势不由自主地偏了半寸。
“明劲不光要刚,还要懂卸。”刘茂林一边拆解,一边提点,“对方力道太猛,硬接不如顺势带偏,就像流水遇到硬石,绕过去再反击。”
杨景心头一动,瞬间想起师父孙庸曾说过的‘蓄势’二字。
他调整呼吸,不再一味硬拼,拳锋时收时放,借着刘茂林的拳力调整身形,竟渐渐摸到了‘以柔化刚’的门道。
两人你来我往,拳影交织,周围一些新入门的弟子都停了手,看得入神。
对未入明劲的弟子来说,无论是刘茂林还是杨景,都是远超他们的高手,能亲眼观摩这两位崩山拳高手交手切磋,对他们自己修炼崩山拳也有不小的裨益。
一记‘崩山式’对撞后,两人同时后退半步。
刘茂林看着杨景,眼里带着笑意,“你的进步不慢,再打磨些时日,明劲巅峰指日可待。”
杨景揉了揉发热的拳头,心里豁然开朗。
刚才切磋时,刘茂林那记‘卸力’的手法,让他对明劲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原来刚猛并非一味向前,收放之间的分寸,才是明劲的精髓。
杨景拱手道:“多谢师兄。”
刘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武道之路,一人闷头练不如互相切磋,踏入明劲以后,要多和别人实战切磋,对拳法的感悟才能更深,进步才能更快。”
“是,我知道了,师兄。”杨景点头道。
刘茂林轻嗯一声,继续说到从:“最重要的是实战切磋中偶尔会迸发出一些灵光、感悟,这对你突破瓶颈都有帮助。以你的根骨,想要突破下一瓶颈进入暗劲很难,但未尝没有希望,过几日便有个机会......”
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