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药补 (第3/3页)
..死的不亏。
“杨景……”宁学志喃喃自语,眼神复杂。
......
接下来几日。
杨景在不耽误练武的同时,也做了一些关于《惊涛腿》的调查。
在他的多方打听之下,得知鱼河县并没有哪个大家族的家传武学是《惊涛腿》,也没有哪个武馆教授这门武学。
这个调查结果,让杨景放心了许多。
这么看来,《惊涛腿》这门武学,极有可能是徐泰自己的机缘了。
没有其它的什么隐患,这也让杨景可以放心的将这门武学传授给堂哥杨安了。
这段时日,杨景没时间回老家,托了同村的货郎杨老三给家中捎信,想要劝祖父带着一家子人进城。
对现在的他来说,手指缝里随便漏一点,都够养活全家人了,倒不怕家人进城来会缺生计,而且祖父、祖母、母亲、伯母她们都是勤劳利索,想要在城里找活做也不难。
不过祖父托杨老三带回消息,不愿进城,想要留在杨家村,祖母和母亲、伯母也都是这个意思。
一方面是放不下家里的宅子和田地,毕竟世世代代都是农民,骤然进城,换一个陌生环境,反而忐忑、惊惶。
另一方面则是父亲和大伯都离家大半年了,家里都颇为挂念、担心,想要在家里等着他们回来。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比如祖父或许觉得自己能在城里立足已是不易,再拖家带口跟着一起来,会拖自己后腿。
别看祖父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但杨景知道祖父是粗中有细,心思极为敏感、细腻。
既然祖父他们想继续在老家待着,那就让他们再留一段时间。
接下来,是否要强行把他们接进鱼河县县城里,就要看之后的形势了。
如果乱象愈发明显,那么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杨景都必须把他们带进城里。
相比混乱的城外,城里相对要安稳一些。
通义坊靠近内城,治安也更好些。
而且这样一来,亲人都在眼前,杨景也能照顾到。
不过祖父他们暂时不愿进城,杨景给家里去了封信,让堂哥杨安收拾收拾,跟着杨老三进城来找他。
杨安也很喜爱练武,只是条件不允许。
如今杨景突破暗劲,放眼整个鱼河县也算是能够坐镇一方的高手了,远非之前明劲时可比,倒是能够将杨安接到身边,指点指点他练武了。
......
天刚蒙蒙亮,隔壁院子的公鸡还没啼叫,杨景已起了身。
他将那支珍藏的老参取出一小段,又从药箱里拿出几味从刘家医馆带回来的药材,当归、黄芪、紫河车、枸杞等。
接着来到厨房,砂锅架在小泥炉上,添了清水,先将老参切片下锅,文火慢炖,待水色渐浓,再依次投入其他药材。
药香很快弥漫开来,带着一股醇厚的暖意,比猛兽肉的腥膻更显温润。
半个时辰后,药汤熬得只剩小半碗,色泽呈深褐色,浓稠如蜜。
杨景端起药碗,仰头一饮而尽。
药味初尝微苦,入喉却化作一股热流,顺着喉咙滑入腹中,迅速扩散至四肢百骸。
与猛兽肉的暴烈能量不同,这药补的滋养更为绵长,像是春雨润田般,缓缓渗透进筋骨脉络,连带着内劲都变得柔和了几分。
杨景能清晰感觉到气血的流动比往日更顺畅,之前练拳留下的暗伤隐疾,仿佛都被这股暖流抚平了些。
“这般药补的效果要比食补好许多啊。”杨景咂咂嘴,将药碗放在一旁。
他也清楚。
之所以会比食补强,主要还是因为药材的用料好,主料可是价值不菲的近百年老参,虽然只是其中的一小块切片,但价值也要比寻常猛兽肉更高。
杨景想起前几日吃的那一条灵鱼,服用下去之后,滋补效果惊人,打了一天的崩山拳,丝毫不显疲态,那一天的修炼进度抵得上寻常三天。
若是能顿顿吃上一条灵鱼,效果比服用这百年人参切片的效果还要更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