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章 戈壁暗流  灵武天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1章 戈壁暗流 (第2/3页)

形式的生命禁区——干燥、暴烈,充满着一种赤裸裸的、原始的苍茫。

    根据地图和南宫朔的导航,我们朝着黑石山的方向一路向西。起初还能偶尔看到零星的耐旱植物和动物的踪迹,越往里走,生机便愈发稀薄,最后只剩下连绵的沙丘、戈壁滩和嶙峋的怪石。

    连续行驶了三天,我们抵达了地图上标记的、距离黑石山最近的一个补给点——一个几乎被风沙掩埋、只有几户牧民和一个小加油站的小镇。在这里,我们进行了最后一次补给,并试图打听消息。

    小镇的居民对外来人保持着警惕和漠然。提到黑石山,老人们只是摇头,用生硬的汉语重复着“进去就出不来”、“有魔鬼的风”之类的话。只有一个常年在附近跑运输的卡车司机,在收了赵大雷递过去的一条好烟后,才压低声音说:“前阵子是有几辆外地车往那边去了,看着不像搞研究的,凶得很。后来……就没见出来。”

    这更加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离开小镇,前方的路况愈发恶劣,几乎不能称之为路。我们依靠着越野车的性能和南宫朔的定位技术,在戈壁滩上艰难跋涉。

    第四天傍晚,远方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片连绵的、如同被泼了浓墨的黑色山峦轮廓。那就是黑石山。

    与周围土黄色的戈壁相比,那片山峦黑得极不自然,仿佛大地上一块巨大的、尚未愈合的伤疤。即使在夕阳的余晖下,它也散发着一种沉甸甸的、令人不安的死寂气息。

    我们在距离黑石山还有十几公里的一处背风坡下扎营。夜幕迅速降临,戈壁的夜晚寒冷刺骨,与白天的酷热判若两地。璀璨的银河横亘天际,美得惊心动魄,却更反衬出脚下这片土地的荒凉与神秘。

    我坐在帐篷外,尝试感应此地的地脉。与哀牢山的死寂混乱不同,这里的地脉……像是被什么东西“吸”走了活力,变得异常“稀薄”和“干涸”,如同一个失血过多的病人。而在那片黑石山的方向,这种“稀薄”感达到了顶点,并且,我隐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