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同质化 “困局” 与陪伴 “缺口” (第2/3页)
小朋友打架呀?”
孩子抬起头,眼里满是委屈:“他们说我没有妈妈陪,是没人要的孩子…… 妈妈,你能不能多陪陪我?”
林薇的心像被撕碎了一样,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下来:“对不起,糯米,是妈妈不好,以后一定多陪你。”
晚上,张远难得早回家,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公司要成立新的技术研发部,调我去当负责人,接下来三个月要天天加班,周末可能也得泡在公司。”
林薇刚压下去的焦虑瞬间又涌了上来:“现在基地正是关键期,小糯米又需要人陪,你这时候加班,家里和基地怎么办?”
“我也没办法,这是晋升的关键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张远的语气带着无奈,“基地那边,你能不能先找个临时负责人?家里有妈帮忙,应该能应付。”
“妈年纪大了,怎么能让她一个人扛?” 林薇的声音忍不住提高,“你只想着你的晋升,有没有考虑过我和孩子?这段时间我有多累,你看到了吗?”
“我难道不累吗?我这么拼,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张远也来了火气,“你总说基地忙,可家里的事你管过多少?小糯米的家长会你去过一次吗?”
两人越吵越凶,婆婆赶紧从卧室走出来:“别吵了!孩子都被你们吵醒了!”
林薇转头一看,小糯米站在卧室门口,眼里满是恐惧,吓得瑟瑟发抖。她赶紧走过去抱住孩子:“糯米不怕,爸爸妈妈不是在吵架,是在商量事情。”
那天晚上,林薇失眠了。她看着身边熟睡的张远,心里满是委屈和迷茫。她理解张远想抓住晋升机会,可也希望他能多分担一些家庭和基地的压力;她想做好孵化基地,帮助更多妈妈,却也不想错过小糯米的成长。两难的处境,让她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 “平衡” 产生了怀疑。
第二天,林薇带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基地,却发现更糟的事 —— 几个消极怠工的学员竟然偷偷把积压的手工产品低价卖给了小区门口的杂货店,还散布谣言说 “联盟要垮了,赶紧变现止损”。消息传开,基地里人心惶惶,不少学员都来找林薇要说法。
“薇姐,他们说的是真的吗?基地是不是要撑不下去了?”
“要是基地解散了,我们的货怎么办?一家人还等着吃饭呢!”
林薇看着大家焦虑的眼神,强压下心里的疲惫,坚定地说:“大家放心,基地不会垮!那些低价卖货的学员,违反了联盟规定,我们会按章程处理。但我向大家保证,两周后的非遗文创集市,咱们一定能拿出像样的产品,打开销路。相信我,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能挺过去!”
话虽如此,林薇心里却没底。她知道,光靠口头承诺没用,必须尽快拿出实际成果稳住人心。她想起之前联系的非遗传承人里,有一位擅长剪纸的刘奶奶,住在隔壁社区,或许可以上门拜访。
下午,林薇带着小糯米一起去拜访刘奶奶。没想到,小糯米看到刘奶奶剪的小兔子剪纸,瞬间被吸引,拉着刘奶奶的手问:“奶奶,这个小兔子好可爱,你能教我剪吗?”
刘奶奶被孩子的可爱模样逗笑了:“当然可以啊,咱们一起剪好不好?”
看着小糯米专注剪纸的样子,刘奶奶叹了口气:“现在的年轻人都忙着赚钱,像你这样愿意带孩子学传统手艺的不多了。你们基地想做非遗文创,是好事,我愿意帮忙,不收指导费,就当是为了让更多人喜欢剪纸艺术。”
林薇又惊又喜,连忙道谢。接下来的几天,刘奶奶每天都来基地指导学员,把剪纸纹样融入编织、布艺产品中,原本普通的手工品瞬间变得独具特色。小糯米也成了基地的 “小帮手”,每天跟着刘奶奶学剪纸,还会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学员的产品上,没想到竟成了 “爆款” 元素,不少社区居民特意来买 “小糯米同款剪纸挂件”。
学员们看到产品有了起色,积极性也高了起来。王大姐的助行杖挂篮加上剪纸花纹,成了社区老人的 “抢手货”;李姐的定制化钩针玩偶印上孩子的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