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回  奇缘漫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七回 (第1/3页)

    (十七)小车抛锚卧他床,暖室饮茶品书法

    任卫民本来是答应了参加春根、秋实他们组织的同学聚餐,只是在参加县里的一个紧急会议后,立刻匆匆忙忙地赶回到了阳和,他立即深入几个村庄,在布置了消除个别村委借元宵节打龙灯为名、肆意踩他人地界、争强好斗存在的安全隐患工作之后,夜晚才疲惫地返回镇政府大院。

    电视里正播送一条天津大邱庄的禹作敏被判刑20年的新闻。这个乡镇企业家、曾经名噪一时,狂妄的庄主居然私藏枪支弹药、敢于与数百名武警作对抗。任卫民深谙,在现实里是政治经济学,政治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政治与经济的顺序是不能颠倒次序的,否则结果与自己的愿望就会背道而驰。禹作敏的“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在卫民看来应该置换一下先后顺序“只有向前看,才能向钱看”。向前看,就是讲政治,遵纪守法。向钱看,就是讲经济,发展生产力。

    任卫民喜欢品茶。他烧开一壶水,将水徐徐注入一个1982年参加税务工作后拿第一次工资时花钱购买的一个紫砂壶里,缕缕茶香瞬间便弥漫于整个房间。

    他打开收录机惬意地收听邓丽君美妙的歌曲《云河》,一份宁静的悠闲似乎消除了他一天工作的劳顿。

    此时,有人“咚咚”敲门,一个柔柔的女性声音轻轻地呼唤,“任镇长、任卫民。”

    卫民闻声,打开门一看,惊奇地问,“哦,是姚科长啊,这么冷的夜晚跑到我这里来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吗?”

    姚红答:“我从厂里乘吉普车回县城,刚才车在路上抛锚了,离你这里有好几里路,我是一个人独自走路过来的。厂里司机还在黄田村的路口一棵樟树下那里修车。任镇长,麻烦你叫人去帮忙抢修一下吧。”

    任卫民听明情况后,匆忙说:“哦,我也是从村里刚回到镇里的,司机小马肯定还没有睡觉呢。我派他去那边先瞧瞧吧。”

    说着从紫砂壶里续茶一杯给姚红,安定她,“姚科长,刚刚泡的热茶,暖一下身子吧。你先在这里坐一会,我去安排一下。”说完关门就找小马去了。

    姚红捧着茶杯,轻启朱唇,呷了一口,顿时感觉身心暖和了许多。其实她也是爱好品茶的,这缘于她父亲的缘由。父亲是福建武夷山人,她从小就看过家乡里的人种茶、摘茶、制茶、卖茶、喝茶。

    在这寒冷的冬季夜晚,一杯热茶在手,入口虽稍苦涩,但咽下后却回甘无穷。暖意是深入心扉的。想着茶叶在壶里静静的绽放,闻着茶水淡淡的清香,用手和唇感受它温馨的触感,再用舌体深度体味茶的甘冽,徐徐入胃,姚红似乎全身毛孔都在散发青春的活力,她脱下外套,大红毛衣紧紧裹住她高耸的双峰,丰满窈窕身材呈现出少妇独有的魅力。

    茶那么美,人也那么美。这是一个令人沉醉的夜晚吗?

    姚红正静静发着呆看着挂在房间里的一副“上善若水”书法作品,任卫民推门而入。

    姚红转过头来娥眉轻扬,露出甜甜的微笑,食指指着墙上几个字,叹慕:“这是你书写的吧,写得真漂亮。”

    卫民望着面前楚楚动人、脸颊泛红的姚红,竟然也发呆站在原地,答非所问,忽然蹦出一句赞语:“你长得真的是很漂亮!”

    姚红低头,甜甜一笑,温婉地问:“安排好去修车了吗?”

    任卫民拿起茶壶,又给姚红加满茶水,宽慰她,“放心好了,今夜一定可以把你送回县城。”

    姚红大方地说:“哦,不急。能与任镇长在寒冷的冬夜共同品茗,还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美事哦。”

    “你喜爱这句话?”任卫民指着“上善若水”书法问。她点头称是。

    “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名利。”他侃侃而谈。

    “我书读得没你多,很羡慕你这个大学生。”姚红打开话匣,“哎呀。一晃就过去好几年了。记得参加你与婷婷的婚礼情形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早就听我家春根经常夸你才华横溢,在大学里风流倜傥的。你肯定有不少女同学曾经暗恋追求你吧?耶,可你怎么只是钟情于税务局的刘婷婷呀?”

    卫民淡淡一笑叙说:“婚姻这个东西,我还是相信情缘的。你也比较了解婷婷,原先与春根一起在阳和税务所。她心地善良、热情直率,善解人意,长得也不错。我俩是高中同学,彼此早就有好感。”

    姚红羡慕地说:“你考进大学,走上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人往高处走,你如果还在税务局,或许就没有现在这么高的地位,当上了一镇之长,今后一定能当上县长。春根、秋实、亦利他们几个都很佩服和羡慕你,曾经多次在我面前提及到你呢。”

    卫民指着“上善若水”道:“水往低处流,方能成为奔涌的江河、汇聚为深邃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