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十脉同诊,她说的是天道  弃妃重生我凭医术搅翻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3章 十脉同诊,她说的是天道 (第1/3页)

    江南来的白胡子大夫刚按上患者手腕,突然瞪圆眼睛:“这脉……这脉怎么跳得像擂鼓?”患者掀开半幅面纱,露出苍白的脸:“大夫,我夜里总觉得心口被石头压着。”大夫手忙脚乱翻医书:“《千金方》说脉洪大主热症,可这患者四肢冰凉……”他抹了把汗,最终写了“寒热错杂,待查”。

    “查个屁!”人群里突然有人吼,“我家婆娘就是这症状,喝了三副寒热错杂的药,吐得连床都下不了!”

    薛怀安的脸色沉了沉,猛拍惊堂木:“肃静!”他的目光扫过云知夏,喉结动了动——昨日药材关输得太惨,今日诊脉关是最后的机会。

    他暗中捏了捏袖中瓷瓶,里面装着新制的定神散,能让患者脉象趋于平稳,搅乱判断。

    终于轮到云知夏。

    她走上台时,青石板被人群挤得“吱呀”作响。

    十双眼睛紧紧盯着她,连廊上的麻雀都停止了叽喳。

    她在第一席前站定,没有立刻探脉。

    先俯身观察患者的呼吸:胸廓起伏急促,每分钟约三十次。

    又抬眼望其指甲——甲床发绀,边缘泛青。

    再伸手轻触颈侧淋巴结,指腹下有黄豆大小的硬结。

    患者被她看得发怵,下意识缩了缩手:“女……女医,你不摸脉?”

    “摸。”云知夏三指搭上他的寸关尺,指腹微微发颤——脉来滑数,如珠走盘。

    结合呼吸、指甲、淋巴结的症状,她心中已有定论。

    提笔时,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利落的字迹:“甲——肺痈初起,痰热壅肺,宜清金化痰汤加减,去陈皮,加芦根、薏苡仁。”

    第二席患者刚要把手伸过来,她突然按住对方手腕:“且慢。”指尖顺着尺泽穴往上推,在少海穴处摸到轻微震颤。

    再看患者眼周——轻度水肿,面色萎黄。

    三指搭脉,脉来迟缓,重按无力。

    “乙——心悸怔忡,实为甲减之兆。”她写下“温阳补气汤,重用黄芪、附子,佐以茯苓、白术”。

    第三席患者捂着肚子**。

    云知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