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说服太夫人与家族元老  本宫来自现代经济学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4章:说服太夫人与家族元老 (第2/3页)

。我听说,前年有皇商组织船队下南洋,遇到风浪,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者不在少数。侯府如今刚有起色,正当稳扎稳打,何必行此险招?”他更侧重于风险,隐隐有指责洛晚晚冒进之意。

    太夫人没有立刻表态,但眼神中也充满了忧虑,看向洛晚晚:“晚晚,此事……你可有把握?这可不是开间铺子那般简单。”

    面对质疑,洛晚晚早有准备。她不急不躁,再次行礼,声音温和却坚定:“祖母,七叔公,五叔公,各位叔公的担忧,孙媳省得。正因知风险巨大,孙媳与侯爷才不敢贸然行事,已筹划良久。”她将手中的纲要翻开几页。

    “孙媳并非主张侯府亲自组织船队,冒险下海。而是提议,依托侯府名望与侯爷在朝中的关系,参股‘官督商办’的海贸商行。”她先定下相对稳妥的基调,消除“亲自下海”的恐慌。

    接着,她开始用数据说话:“孙媳查阅了近十年市舶司部分公开的贸易记录,并请教了几位可靠的老人。一艘中等海船,若航行顺利,往来南洋一次,剔除成本、关税、损耗,净利润可达投入本银的五成至一倍!远非国内行商可比。”她报出的数字,让几位族老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至于风险,”洛晚晚话锋一转,坦然面对,“孙媳亦不敢隐瞒。天灾人祸,确有可能发生。故孙媳之策,并非孤注一掷。”她指向纲要中的一页,“其一,分散投资。我们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同时参股两到三家信誉良好、航线不同的商行,分摊风险。其二,控制额度。首期投入,拟定为五万两,约占府库现银四成,即便最坏情况全部损失,亦不致动摇侯府根本,尚有东山再起之资本。其三,长远布局。此次投资,意在打通海外货源渠道,为‘珍珑阁’等产业奠定根基,乃长久之计,非图一时之利。”

    她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既承认风险,又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显得有理有据,并非一时头脑发热。

    这时,萧煜适时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祖母,各位叔公。晚晚所言,句句在理。如今朝局,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侯府若想屹立不倒,除却朝中经营,亦需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海外贸易,利虽险,亦厚。更为关键的是,若能借此与市舶司乃至沿海督抚建立更紧密联系,于我在朝中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