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寻踪泾阳遭追杀,秦啸出手解困局 (第1/3页)
夜色如墨。
马蹄声碎。
上官拨弦与两名乔装打扮的伙计策马穿行在寂静的街道上。
朝着城西柿子巷方向疾驰。
寒风刮过脸颊,带着刺骨的冷意。
却吹不散她心头的焦灼。
萧止焰在狱中煎熬。
每一刻都显得无比漫长。
柿子巷是长安城中一处普通的平民聚居区。
巷道狭窄,房屋低矮。
按照周管事提供的模糊信息。
赵虎家原本应该就在这一带。
但具体是哪一户,还需要仔细打听。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
三人在巷口不远处下马。
将马匹拴在隐蔽处。
步行进入巷子。
此时已是深夜。
大部分人家早已熄灯入睡。
只有零星几户还透着微光。
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分头打听,但务必小心,切忌暴露目的。”
上官拨弦低声吩咐两名伙计。
“就说是赵虎旧日同乡,听闻他家变故,特来探望。”
“却发现已搬走,想问问邻里可知他们迁往了何处。”
“尤其是泾阳县的具体地址。”
“明白,东家。”
两名伙计点头。
他们都是苏玉树精心挑选的机灵人,身手也不错。
三人分散开来。
借着微弱的月光。
轻轻敲响那些还亮着灯光的住户的门。
上官拨弦选择了一户门楣看起来相对干净、院里还晾着些草药的人家。
这户人家可能更通情理些。
她轻轻叩响门环。
过了一会儿。
门内传来一个老妇警惕的声音。
“谁呀?这么晚了?”
“婆婆莫怕,小妇人是从洛阳来的,是赵虎兄弟的远房表亲。”
上官拨弦用带着洛阳口音的官话,语气恳切地说。
“听闻虎子兄弟遭了难,家中老娘和妹妹搬去了泾阳。”
“特来打听个具体地址,想去探望一番,略尽心意。”
门内沉默了片刻。
似乎是在判断她话语的真伪。
随后,门栓响动。
开了一条缝。
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婆婆探出头来。
借着屋里透出的灯光,仔细打量着上官拨弦。
上官拨弦适时地露出疲惫和悲伤的神情。
老婆婆见她一个妇人,模样周正,言语恳切,不似歹人。
便叹了口气,将门开大了一些。
“原来是赵虎家的亲戚啊……进来坐吧,外面冷。”
上官拨弦道谢进屋。
屋里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一股淡淡的草药香弥漫其间。
“婆婆,打扰您了。”
上官拨弦坐下后,再次说明来意。
老婆婆给上官拨弦倒了碗热水,唏嘘道:“赵虎那孩子,真是可惜了……多实在的一个后生。”
“他娘赵婆婆和他妹妹小娥,可是哭坏了。”
“搬走的时候,是挺突然的。”
“说是去泾阳投靠一个远房表舅。”
“具体是泾阳哪个村,老婆子我也不太清楚……”
上官拨弦的心微微下沉。
老婆婆顿了顿,似乎在回忆。
接着说道:“不过……她们搬走前,好像来跟我道过别。”
“小娥那丫头还塞给我一包她绣的帕子,说谢谢我平日照顾。”
“我隐约记得,她好像提过一句。”
“说要去的地方……离泾阳县城的‘白鹿书院’不算太远。”
白鹿书院!
这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
泾阳县的白鹿书院颇有名气。
范围一下子缩小了很多!
“多谢婆婆!这消息太重要了!”
上官拨弦真心实意地道谢。
“唉,能帮上忙就好。”
老婆婆摆摆手。
“赵婆婆人好,小娥也乖巧。”
“希望她们在泾阳能过安生日子吧。”
又闲聊了几句。
确认没有更多信息后。
上官拨弦起身告辞。
并留下一点碎银子作为谢礼。
老婆婆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离开老婆婆家。
与两名伙计汇合。
他们那边也打听到了一些零碎信息。
印证了赵虎家确实搬去了泾阳。
但具体地址无人知晓。
白鹿书院的信息是独有的收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