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暗访胡坊揭毒计,初探秋宫疑窦生  侯门一入深似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37章 暗访胡坊揭毒计,初探秋宫疑窦生 (第3/3页)

座弥漫着淡淡药香和陈旧气息的宫殿。

    萧止焰则以巡查之名,在宫苑外围走动,暗中观察地形与守卫情况。

    内殿光线昏暗,帷幔低垂。

    空气中除了药味,还有一种……极其淡的、类似于檀香却又夹杂着一丝腥甜的古怪气息。

    上官拨弦鼻翼微动,将这丝异样记在心里。

    秋太妃躺在一张宽大的凤榻上,身上盖着锦被,只露出一张苍白得几乎没有血色的脸。

    她看起来年约四旬许,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清秀。

    但长期的病痛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倦怠与憔悴。

    她闭着眼,呼吸微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

    引路的老宫女低声禀报:“娘娘,神医苏先生到了。”

    秋太妃缓缓睁开眼。

    那是一双……极其平静,甚至可以说是空洞的眼睛。

    她看了上官拨弦一眼,目光没有任何波澜。

    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又疲惫地闭上。

    上官拨弦上前,依礼请脉。

    指尖搭上那瘦弱的手腕,触感冰凉。

    脉象……沉细无力,时断时续,的确是久病缠身、元气大耗之象,与外界传闻并无二致。

    然而,上官拨弦却微微蹙起了眉头。

    这脉象看似虚弱,但其深处,似乎隐藏着一种极其隐晦的、被强行压抑住的滞涩感。

    不完全是虚症,倒更像是……某种药物长期影响下的结果?

    她不动声色,仔细感知。

    同时目光快速扫过床榻周围。

    床头小几上放着一碗尚未喝完的汤药,颜色深褐。

    她假装整理药箱,指尖悄悄蘸了一点残留的药汁,凑近鼻尖。

    除了常见的益气补血药材的味道,那丝若有若无的腥甜气,在这里变得更加清晰了!

    这绝非药方中应有的气味!

    上官拨弦收回手,状似随意地问道:“娘娘近日服用的是何方剂?”

    老宫女代为回答:“是太医院张院判开的‘八珍益气汤’,加减了几味药,已服了许久了。”

    八珍汤?

    上官拨弦心中冷笑,这药方绝不可能有这种腥甜之气。

    她提出要求:“可否将药方与剩余药渣借我一观?”

    老宫女有些犹豫,看向榻上的秋太妃。

    秋太妃依旧闭着眼,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药方很快取来,上官拨弦快速浏览,确实是寻常的补益方子。

    但当她检查药渣时,敏锐的目光立刻发现,在那些常见的药材残渣中,混杂着一些极其细微的、颜色深黑、质地坚硬的未知颗粒!

    若非她眼力过人,几乎无法察觉!

    她悄悄用指甲抠下一点,藏入袖中。

    上官拨弦斟酌着语句,意有所指:“娘娘之疾,乃沉疴积弱,非一日之功。需缓缓图之,更需……静养,免受外物侵扰。”

    她怀疑,秋太妃的病,很可能与这药中不明的添加物有关。

    是有人故意让她维持这种“病弱”的状态!

    秋太妃闻言,眼皮微微动了一下。

    但依旧没有睁开,也没有说话,仿佛早已习惯了这一切。

    诊视完毕,上官拨弦开出了一些温补调理的方子,叮嘱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自始至终,秋太妃都未曾再与她有任何交流。

    像个精致的、没有灵魂的瓷娃娃。

    走出昏暗的内殿,重新见到天光,上官拨弦轻轻舒了口气。

    这次诊视,看似无功而返,实则收获巨大。

    秋太妃的病有蹊跷,药中被做了手脚,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而且,那座秋水宫,虽然冷清,但她能感觉到,暗处似乎总有几道若有若无的视线在窥探。

    她与在外等候的萧止焰汇合。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并未多言,默默向宫外走去。

    就在他们即将走出秋水宫范围时,旁边一条岔路上,迎面走来了一行人。

    为首者一身月白常服,风姿清雅,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色,正是柳清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