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分家选址定新居 (第2/3页)
沉默,“我家东头那间厢房一直空着,盘着炕呢,打扫一下就能住人!离得也近,串门都方便!”
王佳琪心里迅速权衡着。寄人篱下,哪怕是再好的朋友,也终究是客。人情债是最难还的。她立刻想起端午节那次上山时,无意中听到的那些闲言碎语和那些或明或暗、指指点点的目光,那种如芒在背的滋味她再也不想尝第二次。与其将来可能要看人脸色、行动受限,不如现在咬咬牙,自己有个哪怕再小再破的窝,那也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肆意呼吸的天地。尊严比暂时的便利更重要。
她抬起头,对娇娇露出一个感激却异常坚定的微笑,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谢谢你啊娇娇,你能这么想,嫂子心里特别暖和。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不过,借住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也给你们家添麻烦。”她转而看向方海和婆婆,清晰而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我看,不如咱们就抓紧时间,盖一间小点的房子先过渡着。不用太好,能遮风挡雨就行。等以后手头宽裕了,再想法子盖好的、盖大的。”
她的话条理清晰,态度不卑不亢,既顾全了大局,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方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和骄傲,立刻点头附和,语气斩钉截铁:“行!就按你说的办!咱们自己的窝,自己挣!先盖间小的安身立命,往后日子长着呢,咱们再慢慢置办,肯定能越过越好!”他喜欢妻子身上这股遇事不慌、有主见、有骨气的劲儿。
“好!那就这么定了!”方海妈妈见大儿子媳妇都表了态,而且方案切实可行,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一拍大腿,一锤定音,“你们小两口都是利索人!那就别耽搁,赶紧去村里转转,瞅瞅哪儿有合适的地方,选好了地址,咱们就立马张罗材料,找人动工!”一向在家里大事上不怎么发表意见的公公,也在一旁重重地点了点头,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含糊的“嗯”,算是最高程度的认可和支持了。
吃过那顿气氛微妙、各自心怀想法的早饭后,王佳琪便主动拉起方海的手,走出了这个即将不再属于他们的“家”,在村子周边仔细转悠,寻找合适的宅基地。阳光很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却驱不散王佳琪心头那点淡淡的阴霾和紧迫感。
刚走出大门不远,方海就停下脚步,指着自家院子东侧一块狭长的、长着几簇杂草的空地:“佳琪,你看这儿怎么样?”他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紧挨着家里,离爸妈就一墙之隔。以后我要是有事出门,或者晚上回来得晚,你一个人在家要是害怕,或者有点啥急事,喊一嗓子爸妈或者方俊他们就能听见,也能有个照应。互相有个照应,妈肯定也放心。”
王佳琪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这块地。它就像主房旁边多出来的一条“补丁”,狭窄而局促。她缓缓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行,海哥。”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坚决,“既然决定分家单过,最好就别挨得太近。老话讲‘远了香,近了臭’,不是没道理的。你看大哥大嫂,就因为住得远,不常见面,每次回来,爸妈都高兴得跟什么似的,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要是天天在一个锅里抡勺子,再好的感情也难免有磕碰。”她顿了顿,指着空地的边界,继续说,“再说,这块地也太窄了,就算勉强盖起两间房,前面连个像样的院子都没有,想种点葱蒜韭菜都没地方。农村过日子,没个院子,就像人没了喘气的地儿,憋屈得很。”
“我……我主要是担心你一个人在家害怕……”方海摸了摸鼻子,试图解释自己的初衷,声音里透着一丝被看穿心思的底气不足。
王佳琪闻言却微微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了然和狡黠,目光清亮地看着他:“你呀,是真担心我害怕,还是怕我以后总催你回家,耽误了你跟牌友们切磋技艺呀?”她轻轻戳破了他的小心思,却不让人难堪,语气里反而带着点亲昵,“你要是心里真有我,自然会惦记着家里,到点了就想着回来。我嫁的是你方海,是要跟你过一辈子,不是嫁给你的全家。过日子,尤其是农村过日子,图的就是个院落宽敞,心也跟着敞亮。鸡鸭鹅狗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