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章 天师出手了  罗小黑:开局十二符咒,我为仙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6章 天师出手了 (第1/3页)

    建文帝被俘、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兴国,最终如同重磅炸弹般在燕京城的皇城深处炸响。

    金銮殿上,往日庄严肃穆的气氛被一种近乎绝望的恐慌和激烈的争吵所取代。

    龙椅空悬,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暂时缺失,也让底下臣子的野心与恐惧暴露无遗。

    北越使臣傲慢无礼的国书已经被当众宣读,要求清晰而苛刻:想要换回他们的皇帝,兴国必须割让北部边境包括战略咽喉——函谷关在内的十三座重要城池!

    消息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迅速分化为泾渭分明、势同水火的两派。

    以新任宰相李维和大部分武将为首的“主战派”,情绪最为激动。

    “荒谬!无耻之尤!”李维气得浑身发抖,手持笏板,指着北方厉声斥责,“北越蛮夷,安敢如此猖狂!十三城?还要函谷关?这是要断我兴国命脉,将我北方门户彻底洞开!此例一开,国将不国!日后吐蕃、西夏,乃至海上倭寇,岂不都可随意勒索?!”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更是须发戟张,捶胸顿足:“函谷关!那可是函谷关啊!自太祖开国以来,便是我兴国北境最坚固的壁垒!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失去了函谷关,北越铁骑便可长驱直入,一马平川,直逼燕京城下!届时,我大兴万里河山,亿万百姓,都将暴露在敌人的刀锋之下!这哪里是换回陛下,这分明是亡国之举!”

    “没错!”另一位将领高声附和,“陛下被俘,是国之不幸,是臣等之耻!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屈服!应以雷霆之势,集结剩余兵力,联络西域诸国,营救陛下!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可割让一寸山河!”

    主战派的观点慷慨激昂,充满了悲壮色彩,引得不少年轻官员和热血将领纷纷附和,殿内充斥着“死战”、“雪耻”、“绝不妥协”的吼声。

    然而,另一派以宗室亲王、部分文官以及掌管钱粮户部的官员为首的“主和派”,则显得更为冷静,或者说,更为悲观。

    一位辈分极高的老王爷,颤巍巍地出列,声音苍老而沉重:“诸位同僚,稍安勿躁!老夫知道,割地求和是奇耻大辱!但......但你们可曾想过,陛下如今身在敌营,受尽屈辱,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忧!为人臣者,岂能坐视君父受难而不救?”

    他老泪纵横,捶打着胸膛:“陛下年轻气盛,急于建功,以致有此大败,我等亦有规劝不力之责啊!如今首要之务,是确保陛下平安归来!国不可一日无君!若陛下有失,国本动摇,各地藩王、野心之辈必生异心,届时内忧外患,才是真正的亡国之祸!”

    户部尚书也站出来,面色愁苦:“李相,诸位将军,下官理解诸位忠勇。但......但国库空虚啊!元景先帝末年,与民休息,削减军费。建文帝登基后,为筹备北伐,已几乎耗尽历年积蓄。此次十万大军覆没,不仅损失了最精锐的部队,更意味着未来数年甚至十余年的赋税都将用于抚恤和重建!我们......我们哪还有钱粮支撑一场新的、胜负难料的大战?”

    他摊开手,无奈道:“就算不论钱粮,军心呢?十万袍泽惨死葬龙谷,如今军中士气低落,人人畏战!此时再强行开战,无异于驱羊入虎口!若能暂时割地,换回陛下,赢得喘息之机,整饬武备,安抚民心,待国力恢复,再图后计,方为上策啊!”

    “至于函谷关......”一位文官低声补充,虽然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心中一沉,“虽是险关,但若陛下不归,内部生乱,再险的关隘,也守不住人心啊......”

    主和派的言论,虽然听起来有些软弱,却句句戳在现实的痛处——国库、军心、内部稳定。这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主战派激昂的火焰上,让争吵变得更加复杂和胶着。

    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金銮殿上吵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动起手来。支持换回皇帝的被骂为“懦夫”、“卖国贼”;主张死战到底的则被斥为“不顾君父死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