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董奋明到底在哪里,章恒请示自由行动(4300字) (第1/3页)
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随即,一轮红日如同巨大的火球,缓缓挣脱地平线的束缚,跃然而出。
金色的晨曦刺破云层,洒向广袤的大地,也透过专案组指挥部那布满灰尘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而温暖的光斑,驱散了些许长夜带来的阴冷与疲惫。
指挥部内,大部分人都是通宵未眠,眼中布满了血丝,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倦容,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空气中混合着烟草、速溶咖啡和人体疲劳分泌的油脂气息。
身为专案组组长的王广浩总队长也不例外,他硬生生地在指挥部坚守了一个通宵。
过去十几个小时里,大量的信息如同潮水般从江南、江东、江北三个省份的各个角落,通过电话、传真和内部网络,源源不断地汇总到这间灯火通明的大办公室。
几部对外联络的红色、黑色电话机,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响铃,接线员的声音已经沙哑,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地反馈的情况。
三个省份,出动数以万计的警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摸排走访!
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村的田间地头,几乎都出现了警察和联防队员的身影。
上万张印着董奋明清晰头像和十万悬赏金额的通告,在一夜之间,贴满了车站码头、旅馆网吧、城中村公告栏,甚至连偏远乡村的小商店门口都没有漏掉。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如此天罗地网般的排查,硬是没有发现董奋明任何确切的、即时的行踪!
他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使用身份证记录,没有在监控中再次露面,也没有任何可靠的目击报告。
王广浩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从桌上摸起一盒几乎空了的香烟,自己叼上一根,又将烟盒丢给旁边几位同样熬夜的核心成员。
他“啪”地一声点燃打火机,橘黄色的火苗跳跃着,映照着他布满疲惫却依然锐利的眼睛。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让辛辣的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缓缓地吐出,伴随着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已经十几个小时了,尚无任何有价值的踪迹。”他的声音因为熬夜和吸烟而有些沙哑,“看样子,这个董奋明,比我们之前预想的还要狡猾,还要难对付。”
旁边一位来自部里的专家接过话头,眉头紧锁:“是啊,这家伙的反侦察能力确实不一般。”
“他深知自己已经暴露,肯定会用尽一切办法隐藏,看样子,我们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指望在短时间内将他抓捕归案,我看……难度非常大。”
“你们说,这个家伙,到底会藏在哪里呢?”另一位省厅的领导喃喃自语,像是在问别人,又像是在问自己,“是躲进了深山老林,还是混迹在某个管理混乱的城中村,或者……他已经用我们不知道的方式,逃往更远的地方了?”
指挥部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只有时钟“滴答”行走的声音,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一晃眼的功夫,三天的时间就在这种焦灼的等待和徒劳的搜寻中过去了。
限期破案的倒计时牌上,红色的数字无情地显示着:剩余 11 天。
时间的流逝像一把逐渐收紧的钳子,让指挥部里的一些人心中难免滋生起急躁和焦虑的情绪。
各种常规的、非常规的侦查手段几乎都用上了,为什么还是找不到这个董奋明?他难道真的能上天入地不成?
这个董奋明,到底在哪里呢?!
王广浩表面上依旧维持着作为总指挥的淡定和沉稳,说话办事条理清晰,指挥若定,没有流露出半分急躁。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一股难以言喻的急切感正在悄然蔓延。
此刻,他坐在办公椅上,手里又一次拿起了那份关于董奋明的、几乎已经被翻烂了的档案资料,似乎是想从字里行间再榨出一点有用的信息,但更多的,或许是想用这个动作来掩盖内心的焦灼。
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手中这份资料,停留在记录董奋明最后一次劳教释放后社会关系的那一页,已经好几分钟没有翻动了。
他的目光虽然还落在纸面上,但瞳孔并没有聚焦,思绪早已飘远,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推演着董奋明可能藏匿的每一个角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