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二个机会 (第1/3页)
烤屋是周丽娜自己的想法,她还不知道要怎么做,就去问杜伯钧,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杜伯钧想一想,说道:“你弄的这个烤屋,是要烧煤的那种吧。”
“你见过吗?”
“没有。”杜伯钧如实说道,“不过可以研究一下。”
杜伯钧就去同事中间打听,得知乡下有一种烤屋,是烧柴火的,原理就是利用高温烟,通过管道,以此获得热量,这样把小房间的温度升起来,但是有个问题就是,这样衣服上也会沾上泥土和烟熏的气味。
杜伯钧又打听到了北方人用的水暖,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法子,就是在院子里修一个专门用来烘衣服的小房子,安装烧水的锅炉,再在小房子里,铺设密集的水管,当被锅炉加热的水,通过管道的时候,散发的热量,就能把衣服烘干了,而且水暖比烟更方便控制温度。
周丽娜也觉得这个法子好,她想一想,说道:“既然我们都要买一套锅炉,那干脆把家里也弄一间水暖房间,这样冬天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在温暖的房间里玩耍了。”
杜伯钧是个行动派,他们这里冬天没有暖气,所以锅炉和管道这些都难找,他托人从北方的城市弄了一套锅炉和管道过来。
设备一时间到不了,杜伯钧找来了泥瓦工,先在院子里,修了一个烘衣服的房间。因为这个房间是专门用来烘衣服的,所以净高只有两米,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户用来采光。
为了保温的效果,墙修的是两层,中间还塞了一层碎稻壳,用来保温。
除此之外,还预留了两个换气的小孔。
这些周丽娜不懂,都是杜伯钧操心弄的。
过了十天,设备到了,但是没有安装师傅,和设备一起寄过来的,只有一个说明书。
杜伯钧自己把卖家手写的安装说明书给研究了几遍,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开始安装起管道来。
因为这个小房间是要用来挂婚纱的,所以顶部安装了一排排的钢筋,这个小房间,大概可以同时烘烤二十件婚纱,当然等它投入使用了,也不只可以用来烘烤婚纱,家里人冬天的衣物,都可以放进去烘烤。
杜伯钧自己给小房间拉了个电灯,几个晚上,就把小房间里的水管布置好了,小房间外面放锅炉的地方,还专门搭了个小棚子,给锅炉遮风避雨。
杜伯钧安装的时候,周丽娜和孩子们就在旁边帮他拿着电筒照亮,小屋子里的电灯不够亮。
到时间了,周丽娜就把孩子们打发回去睡觉,她在小屋子里陪着杜伯钧。
杜伯钧的动手能力很强,前后花了几个晚上,把烘干房里的水暖管铺好了。
烘干房的水暖管安装好之后,就先烧锅炉测试了一遍,确定安装对了,才把主卧和孩子们睡的小房间,都铺上了水暖管。
客厅弄不了,因为客厅的保暖效果太差。
三个地方是三条独立的水回路,可以独立控制。
到冬天的时候,一家人就可以生活在温暖的房间里。
周丽萍给周丽娜推荐的她嫂子,也已经开始工作了。
周丽萍的婆家嫂子姓邓。面试的时候,周丽娜就带了一件花纹有些繁复的婚纱过去,把清洗的办法给邓嫂说了,让邓嫂清洗。
清洗婚纱要无比地细心,脏污不能用刷子暴力刷,不能捶打,不能大力搓揉。要用中密度海绵,打上肥皂,搓出绵密的泡沫,仔细地搓擦脏污的地方,可以轻柔的按压清洗。
周丽娜把清洗的方法都一一讲给邓嫂听,让邓嫂操作。
周丽萍这个婆家的嫂子果然挺细致,按照周丽娜说的办法,把婚纱洗干净了。
这个过程也是两方互相选择的过程,邓嫂洗完之后要要衡量,这个工作她能不能做。
正常洗一件婚纱大概就是三四十分钟,脏得比较厉害的,就是五块钱一件,那就需要两三个小时去清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