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献芹录》 (第1/2页)
序曰:世之论教育者,多言课业技艺,余独谓春风化雨处,正在豆灯针缕间。今录小女赠礼事,以证至诚之心可通天地。
第一章·雪窗课子
庚子岁暮,金陵大雪三日。余方辞官归隐,辟书斋于鸡鸣山下。檐角悬冰如剑,庭前老梅凝香,正展《颜氏家训》欲校注,忽闻细碎足音自回廊来。但见六岁女阿囡蹑足而入,双鬟结红绳,怀抱素绫包裹,眸中星辉流转,若怀山海之秘。
“阿爹闭门三日,囡囡特制破闷丹奉上。”童声清越如碎玉。解其包裹,乃松枝为骨、彩纸作瓣的梅花数朵,花心以米粒粘成“父”字。女童十指犹带浆糊痕迹,甲缝残留朱砂,然捧花时神色庄重,若献和璧隋珠。
第二章·稚手造乾坤
余揽女膝头,问制作始末。囡囡扳指细数:晨起窃母亲妆匣珍珠作露,午时求厨娘剪椒芽为蕊,更拆旧年团扇取竹为枝。言至得意处,忽压低嗓音:“穿针时刺指三次,然忆及阿爹教‘宝剑锋从磨砺出’,囡囡皆默吮指血续作。”
烛光跃动间,但见纸梅瓣瓣含春,松枝虬曲有致。最奇者乃以鱼胶固定花瓣时,女童竟暗合《考工记》“材美工巧”之要义——薄处如蝉翼而不破,厚处似云叠而有韵。此非经史授受所能得,实乃童真心性自然流露。
第三章:灵台映月
余摩挲纸梅,忽忆三载前旧事。彼时囡囡初学握箸,常掷匙羹于地。余欲斥之,却见小人儿匍匐案下,竟将饭粒拾入陶盂:“莫糟蹋粮食,农人辛苦。”祖母寿辰,女童暗拆自襁褓银锁,求银匠熔作寿桃:“祖母齿落,囡囡愿以软桃相奉。”
念及此,喉间如有暖流涌动。原来“心中有他人”非教条训诫,恰似檐下冰凌折射日光——稚子心灵本如明镜,但使身教春风化雨,自能映现天地慈悲。
第四章:古今教育辩
夜阑人静,余对梅独坐。案头摊开《白虎通》《启蒙要略》,忽觉纸上学问终隔一尘。想孔门侍坐,夫子独许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岂非因赤子心性最近天道?观囡囡制梅时,目有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