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4章 关试授职 (第3/3页)
明天怕是他们的任职就被公布了,作为进士一甲,由皇帝亲自任职。
而进士二甲和三甲,需要由吏部考核后衡量任职。
而后,谢流云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赵凌。
“老秦而今无法进京,他让我带给你们一句话,认定的路就走下去,无论何时,要不忘初心。”
赵凌目中有些怅然,秦夫子是他的师父,从启蒙到言传身教为人处世,一字一句他都谨记在心。
明日过后,他便入朝为官了,不论再怎么艰难,他都要为秦夫子洗清冤屈。
“多谢谢先生。”
谢流云语重心长道,“我知道你们都是穷苦出身,多的道理即便我不讲你们都明白,官场浮沉,利益混杂,你们所走的每一步,都要谨慎。”
赵旻跟赵凌同时起身,躬身揖礼。
“我等谨记。”
次日,叶景恒令内侍宣今科进士入殿,赵旻等人再次踏进殿中,文武百官侧目。
叶景恒不动声色看了一眼最前排的赵旻,虽然脸上依旧未脱稚气,眼中却炯炯有光。
想起赵旻殿试的答卷,叶景恒不禁开始期待,朝堂因为他的闯入,或许还真会大有不同。
隆和九年,杨川镇作为新科榜眼,入吏部,授正四品礼部侍郎。
赵凌作为新科探花,入大理寺,授正五品左寺丞。
而作为新科状元的赵旻,入翰林院,授正六品翰林院修撰。
一时间朝堂上下人人疑惑,赵旻作为状元郎,竟然比榜眼和探花的任职品级都低。
众人不明白这是为何,赵旻却心里门儿清。
想必这就是师父昨日告诉他的“惊喜”。
温竹青当时献给叶景恒的《算术九章要纪》,博得了一个七品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而这个《算术九章要纪》,实则出自赵旻。
虽然叶景恒后来知道了内幕,但总归是无凭无据,提点一二也就罢了,并没有真正处置温竹青。
叶景恒和谢流云是要让赵旻亲自入翰林院跟温竹青对峙,更正《算术九章要纪》的出处。
自己的仇自己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