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一篇论文的诞生 (第1/3页)
寒冬的北京,心理学部三楼的小会议室里却气氛火热。我和陈浩站在投影仪前,面对着李教授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做正式的阶段性汇报。
“基于前三个月的实验数据,我们初步发现......”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响起,伴随着ppt翻页的轻微声响。
陈浩接过了下一部分:“在REM睡眠期,theta波活动与梦境的情感强度呈现显著正相关......”
汇报结束后,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李教授推了推眼镜:“数据很扎实,但故事讲得不够好。你们想通过这个研究说明什么?”
这个问题让我愣住了。我们沉浸在数据中太久了,几乎忘记了研究的初衷。
“科学论文不是数据的堆砌,”李教授继续说,“它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提出并解答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那天下午,我和陈浩留在实验室,对着满屏的数据发愁。
“李教授说得对,”陈浩揉了揉太阳穴,“我们有很好的发现,但没有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有说服力的叙事。”
弗洛伊德老师飘到我们身后,观察着屏幕上的图表:“在我的时代,我们依靠临床观察和逻辑推理来构建理论。你们这个时代,需要用数据和证据来讲故事。”
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开始了艰难的论文写作过程。第一稿被李教授批得满篇红字:“语言不专业”、“逻辑不连贯”、“结论超出数据支持范围”......
第二稿、第三稿......每次修改都像是把已经成型的思想打碎重组。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个措辞争论不休,有时候又会因为一个关键的发现而兴奋不已。
“我觉得这个结果应该放在讨论部分,”陈浩指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