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黑夜中的星光 (第2/3页)
个冒险的决定:抽调公司最后的技术资源,支持苏晴的项目。
方舟是第一个响应的:“我跟你去。那些孩子等不起。”
艾米莉也加入了:“也许远离商业压力的环境,反而能让我们找到突破。”
我们带着最新研发的便携式设备,飞往那个偏远的山村。路途颠簸,设备在运输途中出现了故障,当地连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一切似乎都在印证那些反对者的预言。
但转机发生在抵达的第三天。
我们遇到一个叫小军的男孩,地震中失去了父母,之后再也不肯开口说话,每晚都被噩梦惊醒。当地的心理援助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
在使用我们设备的第一个晚上,小军罕见地睡了个整觉。第二天早上,他居然主动拉住了苏晴的手。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帮助这些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在极度创伤的个体中,梦境干预的效果出现了突破性的提升。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处于更高的可塑性状态,”艾米莉在分析数据时激动地说,“我们无意中找到了突破阈值的关键!”
这个发现让我们所有人都振奋不已。白天,我们帮助孩子们使用设备;晚上,我们挤在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分析数据,完善理论。
方舟在简陋的条件下改进了算法,艾米莉发现了新的神经标记,而我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对创伤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一个月后,我们带着宝贵的数据和突破性的发现回到了波士顿。更重要的是,我们带回了一段视频:小军和其他孩子们在阳光下玩耍,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
在接下来的董事会中,这段视频让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