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终极实验 (第2/3页)
。记者们低头快速记录,摄影师们调整焦距捕捉着这一转折。
两小时后,大卫自然醒来。当他坐起身时,眼中带着我们从未见过的清澈。
“我梦见了小时候的海边,”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很平稳,“没有爆炸,没有硝烟,只有我和父亲在钓鱼。”
整个演讲厅陷入寂静,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多位资深记者起立致敬,连最持怀疑态度的科学记者也露出了信服的表情。
但实验还没有结束。
在随后的心理评估中,大卫破天荒地主动谈起了那场改变他命运的爆炸。更令人震惊的是,当他描述这段经历时,生理指标始终保持稳定——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的。
“记忆还在,”评估心理学家在报告中写道,“但与之绑定的创伤性情感反应显著减弱。”
直播结束后,数据如潮水般涌来。全球超过两千万人观看了实验,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讨论量突破十亿。科学界迅速分成两派:支持者称之为“心理治疗的历史性突破”,质疑者则警告“这可能是思想控制的开始”。
最激烈的反对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渠道——某位著名哲学家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质疑我们“剥夺了人类通过痛苦获得成长的权利”。
那天深夜,我收到了一封特别的邮件。发件人是一位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下来的心理学教授,现已98岁高龄。
“亲爱的林教授:
今天我观看了你的实验。在我漫长的生命中,见证过太多试图消除人类痛苦的努力,但你的方法与众不同——它不是消除痛苦,而是转化痛苦。
当年在集中营,正是那些宁静的梦境让我们保持人性。如果当时有这样的技术,或许能拯救更多灵魂。
请继续你的工作,但要永远记得:技术是工具,而人性的光辉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读完这封信,我久久不能平静。
“他说的对,”弗洛伊德老师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当年我研究潜意识,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