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明建国·洪武封赏 (第2/3页)
爵金贵多了。陛下向来赏罚分明,日后必有重用。”他的笑容像热馒头上的糖稀,甜得发腻,指尖翡翠扳指撞在刘伯温的青玉带上,发出清脆的响。
刘伯温站起来,拍了拍道袍上的霜——袖口的补丁是鄱阳湖之战时被流矢划破的,他缝了三层粗布,此刻补丁上沾着丹陛的霜,凉得刺骨:“李相说笑了。爵禄乃君上所赐,臣不过尽了本分。”
“本分?”李善长挑挑眉,突然压低声音,“先生在青田时,不是常说‘良禽择木而栖’吗?如今木已成林,先生这只‘良禽’,可得站稳枝桠啊。”话音未落,王福从殿内出来,尖着嗓子喊“李相、胡大人,陛下召你们去武英殿议事”,李善长便笑着拱拱手,跟着王福走了。
身后传来低笑。胡惟庸站在丹陛台阶上,参知政事的官帽歪着,手里把玩着蜜蜡手串,领口还沾着早朝点心的油渍:“李相说得对,‘诚意伯’金贵——二百四十石禄米,够买几担青田稻种?先生回去不够吃,尽管找我要,我府上米缸满得很。”
周围几个淮西官员跟着笑,声音像针尖扎耳朵。刘伯温望着胡惟庸嘴角的桂花糕渣——像他年轻时在青田见过的田鼠,偷了谷子还站在田埂上啃得轻狂。他拱拱手,声音像殿外的风:“胡大人客气。青田稻种虽贱,臣吃得惯;不像有些人家的米,沾着铜臭味,吃多了要坏肚子。”
胡惟庸的笑容僵在脸上,刚要发作,却被台阶上的霜滑了一下,差点摔在地上。他恨恨地瞪了刘伯温一眼,跟着李善长的背影走了。
刘伯温望着他踉跄的背影,突然笑了一声——可这笑声刚出口就被风卷走,连他自己都没听见。他沿着御道慢慢走出去,宫门口的老槐树落着几只乌鸦,黑黢黢的身子缩成一团,看见他过来便“哇”地叫着飞走。风卷着碎霜灌进领口,他摸出袖中铜钱,指尖沾了点口水掷在青石板上——正面、反面、正面,是“旅”卦变爻,爻辞写着“飞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
他盯着铜钱上的铜绿,指尖沁出冷汗。远处传来午门的报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