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晋城古玉引祸心(二) (第2/3页)
着人赶了过来。他们在男人的双肩包里找到了丢失的玉琮,同时还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和林妍、魏东亭发现的一模一样的符号。
“看来这个符号确实和老鬼的团伙有关。” 李刚拿着纸条,若有所思地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接应人,接下来就要从他嘴里掏出老鬼的下落。”
接应人被带回了警局,他名叫赵强,是晋城本地的一个无业游民。面对警方的审讯,赵强一开始还想顽抗,但在李刚出示的证据面前,他很快就交代了实情。
“我只是个跑腿的,真正的老板是老鬼。” 赵强低着头,声音有些颤抖,“老鬼让我负责接应陈婷,拿到玉琮后,把它送到城外的一座废弃工厂里。至于老鬼的真实身份,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每次联系我都是用一个变声软件,而且从来不在同一个地方和我见面。”
“那张纸条上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李刚问道。
赵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老鬼只是让我把纸条和玉琮一起送到废弃工厂,说是有人会在那里接应。”
线索再次中断,李刚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神秘符号上。他让人把符号的图片发给了省文物局的专家,请求他们帮忙解读符号的含义。
几天后,省文物局的专家传来了消息。专家说,这个符号确实是战国时期一个名为 “玄玉族” 的部落的图腾。玄玉族是一个以开采和制作古玉为生的部落,他们制作的古玉工艺精湛,而且蕴含着特殊的文化意义。但在战国末期,玄玉族突然消失了,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少,只在一些古籍中留下了零星的线索。
“玄玉族……” 林妍看着专家发来的资料,陷入了沉思,“难道老鬼的团伙和玄玉族有关?他们偷走玉琮,是不是为了寻找玄玉族留下的宝藏或者秘密?”
魏东亭点了点头:“很有这个可能。这批出土的古玉来自战国墓,而玄玉族在战国时期活跃过,两者之间很可能存在联系。玉琮作为重要的礼器,说不定藏着玄玉族的秘密。”
李刚也觉得这个方向很有价值:“那我们就从玄玉族入手,调查一下晋城及周边地区有没有和玄玉族相关的遗迹或者线索。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城外废弃工厂的监控,看看会不会有人去那里接应。”
接下来的几天,林妍和魏东亭查阅了大量关于玄玉族的古籍和资料,张彦冰则带领警员对城外的废弃工厂进行了秘密监控,李刚则负责排查晋城周边的历史遗迹。
这天,林妍在一本名为《晋地古族考》的古籍中发现了一段重要的记载:“玄玉族居于晋之南,有金位,藏玄玉,以玉琮为钥,可启金位之门。”
“魏老师,你看这段记载!” 林妍兴奋地把古籍递给魏东亭,“上面说玄玉族住在晋城的南部,有一个金位,里面藏着玄玉,而玉琮就是打开金位大门的钥匙!”
魏东亭看完后,眼睛一亮:“这么说,老鬼的团伙偷走玉琮,是为了打开金位,获取里面的玄玉!这就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对这批古玉如此感兴趣。”
两人立刻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李刚。李刚听后,非常激动:“太好了!这可是一个重大突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金位的位置,阻止老鬼的团伙得逞。”
根据古籍中的记载,玄玉族住在晋城的南部,李刚立刻派人对晋城南部的地区进行排查。张彦冰主动请缨,带领一支小队前往晋城南部的山区进行搜索。
晋城南部多山,地形复杂,张彦冰和队员们在山里搜索了几天,都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金位的线索。就在大家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个当地的老人告诉他们,在深山里有一座名为 “玉虚山” 的山峰,山上有一个山洞,相传里面藏着宝贝,但从来没有人敢进去,因为进去的人都没有出来过。
张彦冰觉得这个山洞很可能就是古籍中记载的金位。他立刻带领队员们前往玉虚山。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玉虚山脚下。山上树木茂密,杂草丛生,很难找到山洞的位置。
张彦冰让队员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头搜索。他自己则带着一个队员沿着一条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他们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开凿石头。
“嘘,小声点。” 张彦冰示意队员停下脚步,然后悄悄向前靠近。转过一个弯,他们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山洞,山洞门口有几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手里拿着工具在开凿山洞的石门。
“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 张彦冰小声对队员说,“你立刻给李刚打电话,让他带人过来支援。我在这里盯着他们,防止他们进入山洞。”
队员立刻拿出手机给李刚打电话。张彦冰则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密切关注着山洞门口的动静。他看到那些人开凿了一会儿,石门终于被打开了一条缝隙。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走了过来,他戴着黑色的墨镜,脸上带着一道伤疤,看起来很凶。
“老大,石门打开了,我们现在进去吗?” 一个手下问道。
男人点了点头:“走,进去看看。注意安全,里面可能有危险。”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那些人听到警笛声,顿时慌了神。“老大,警察来了,我们怎么办?”
男人脸色一变,恶狠狠地说:“该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