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十七万两! (第2/3页)
风就散,路上运输,能损耗三成!”
“三万斤,已经是最少的了!”
姜黎拿起卡尺。
她没说话,只是站起身,走到堂下。
差役抬来一个木箱,里面装着从河堤上取回的砂浆样本。
姜黎用卡尺的尖端,轻轻刮下一些粉末。
“石灰与砂石的配比,按《营造法式》,应为三比七。”
她的声音平静。
“可这些砂浆,配比是一比九。”
她抬起头,看向赵廷安。
“你们不仅少用了三万斤石灰,还把剩下的九万斤,偷工减料成了四万五千斤。”
“总计,你们贪了七万五千斤的石灰钱。”
“折银,一万五千两。”
赵廷安的脸,彻底白了。
“你……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算过。”
姜黎拿起滑尺,对着砂浆样本的截面。
“这块样本,石灰含量百分之十。”
“用这个比例,反推总用量,就能得出真实数据。”
她将滑尺放下。
“数学不会骗人。”
堂上,大理寺卿倒吸一口凉气。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更是瞪大了眼睛。
他们这辈子,从没见过这种查案方式。
“还有木料!”
另一个官员突然跪着往前爬了几步。
“大人,木料的事,臣也是被逼的!”
“账上记的是梁木,可运来的都是杂木,臣也没办法啊!”
姜黎走到他面前。
“你说被逼的?”
“那这个,怎么解释?”
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精密的木料截面图。
“这是你签字验收的那批梁木的截面。”
“我用卡尺量过,年轮间距平均三毫米。”
“而真正的梁木,年轮间距应该在一毫米左右。”
“你验收的,是速生杂木。”
“根本不是梁木。”
那官员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姜黎转身,看向堂上的三位审讯官。
“诸位大人,我这里有一份完整的数据报告。”
她示意小吏将那箱卷宗打开。
“南河清淤案,从景元三年到景元六年,四年时间,总预算八十万两。”
“实际用料,经我逐项核算,总价值四十三万两。”
“贪腐金额,三十七万两。”
“超预算四成。”
她顿了顿。
“其中,赵廷安个人账户,不明来源银两,二十一万两。”
“王谦个人账户,不明来源银两,八万两。”
“其余十几名官员,共计贪腐八万两。”
堂上,三位审讯官面面相觑。
三十七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够朝廷养活十万大军一年的军饷!
“你……你有什么证据!”
赵廷安猛地抬起头,眼睛血红。
“你说我贪了二十一万两,证据呢!”
姜黎没说话。
她从卷宗里,抽出一沓发黄的纸。
那是她从废纸堆里翻出来的施工日志。
“这是景元四年,三月初七的施工日志。”
她指着上面一个不起眼的墨点。
“这里,有人做了记号。”
“标记的,是真实用料。”
她又抽出另一张。
“这是景元五年,三月初九的日志。”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墨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