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竹径藏幽 (第3/3页)
”
张磊点点头:“好,我马上派人去查。”
林墨又在现场待了一个小时,没有再发现其他线索。他站起身,看向苏晚晴:“我们去沈清禾的家里看看。”
“我已经申请了搜查令。”苏晚晴说道,“她的家在图书馆附近的一个老小区里。”
三人驱车前往沈清禾的家。沈清禾是独居,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客厅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籍和文学书籍。书房里,有一张大大的书桌,上面放着古籍修复的工具,还有一些未完成的修复作品。
林墨仔细检查着书房,书桌的抽屉里,放着一本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沈清禾修复古籍的过程。他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地支笺注》,藏于‘风雅颂’,子鼠出,风雨来。”
“风雅颂?”苏晚晴皱起眉头,“《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难道是指《诗经》里藏着《地支笺注》的位置?”
林墨点点头:“应该是。沈清禾在研究《地支笺注》,她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才被凶手杀害。”
他继续翻找,在书架的最顶层,发现了一个空的书盒,上面刻着“诗经”两个字。“这应该就是装那本《诗经》的盒子。”林墨说道,“凶手杀了沈清禾后,拿走了《地支笺注》,但为什么要留下那本《诗经》?”
“可能是为了留下线索,挑衅警方?”张磊猜测道。
“不是。”林墨摇了摇头,“凶手留下《诗经》和‘子鼠’,是为了传递信息。他在告诉我们,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丑牛’‘寅虎’……直到十二地支集齐。”
苏晚晴的脸色一白:“那也就是说,还会有更多人被杀?”
“是。”林墨的目光凝重,“凶手的目标是十二个人,每个地支对应一个。沈清禾是第一个,周建明是第二个。我们必须在凶手杀害第三个人之前,找到他。”
他拿起沈清禾的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很重要,里面可能还有我们没发现的线索。我带回去研究一下。”
离开沈清禾家时,已经是中午了。张磊要请他们吃饭,被林墨拒绝了。
“不用了,我们还有事。”林墨说道,“查到关于檀香和左撇子的线索,立刻告诉我。”
“好。”张磊点点头,看着林墨和苏晚晴的车子离开,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一次,他一定要帮林墨查明真相,弥补五年前的遗憾。
车上,苏晚晴看着林墨,忍不住问道:“林先生,你觉得凶手会是谁?他为什么要按照十二地支杀人?”
林墨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沉默了片刻,说道:“凶手的身份,现在还不好说。但他的目标,肯定是《地支笺注》里的秘密。至于为什么用十二地支,可能和他的动机有关,也可能……和五年前的玉琮案有关。”
他摸了摸脖子上的玉琮,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这只玉琮,还有那本《地支笺注》,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钥匙。”
车子驶进老城区,林墨让苏晚晴把车停在路边。
“去哪里?”苏晚晴问。
“去一个地方。”林墨下车,“你在这里等我,我很快回来。”
他走进一条狭窄的巷子,巷子尽头,是一家不起眼的古董店。店门口挂着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古月轩”。
林墨推开门,店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檀香混合的味道。一个白发老人坐在柜台后面,正在擦拭一个青花瓷瓶。
“老胡,我来了。”林墨说道。
白发老人抬起头,看到林墨,笑了笑:“林小子,稀客啊。五年了,你终于肯来我这里了。”
“有事要问你。”林墨走到柜台前,“你有没有听说过一本叫《地支笺注》的书?”
老胡的手顿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异样:“《地支笺注》?你怎么突然问起这本书?”
“我在查一个案子,和这本书有关。”林墨说道,“你知道这本书的下落吗?还有,青州城里,谁在找这本书?”
老胡放下手里的青花瓷瓶,叹了口气:“林小子,这本书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它里面藏着的秘密,会让人发疯的。五年前的玉琮案,就是因为它。”
林墨的眼睛亮了起来:“你知道玉琮案的真相?”
老胡摇了摇头,却从柜台里拿出一个锦盒,递给林墨:“这个东西,是五年前,你妹妹林溪放在我这里的。她说,如果有一天你来找我问《地支笺注》,就把这个交给你。”
林墨接过锦盒,心脏猛地一跳。
小溪!她竟然来过这里!
他颤抖着手,打开锦盒。
锦盒里,放着一张纸条,还有半块破碎的玉片。
纸条上,是林溪熟悉的字迹,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哥,小心‘寅虎’,他在我们身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