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病榻秘语 (第2/3页)
林墨点点头,他知道,现在不是沉溺悲伤的时候。玄鸟组织随时可能行动,他们必须抢占先机。
回到墨痕侦探事务所,三人将龟甲铺在书房的梨花木桌上。苏晚晴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着上面的甲骨文,时不时翻开父亲的手稿,对照着上面的地支符号。林墨和林溪坐在一旁,安静地陪着她,不敢打扰。
书房里只剩下苏晚晴翻动纸张的声音,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户洒在龟甲上,那些古老的文字在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
“有眉目了。”苏晚晴突然开口,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些甲骨文是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排列的,每一个地支对应一个据点,还有一句提示语。”
她指着龟甲上最左边的文字:“你看,这是‘子鼠’对应的甲骨文,翻译过来是‘墨藏于市,文心为钥’。结合我父亲的手稿,‘墨藏于市’应该指的是青州的老墨巷,那里是制墨业的发源地,‘文心’可能是指老墨巷里的‘文心斋’当铺。”
林墨立刻想起,老墨巷就在老城区,离他的侦探事务所不远。五年前他刚开侦探社时,经常去那里的茶馆打听消息,却从未注意过那家叫“文心斋”的当铺。
“‘丑牛’对应的是‘玉卧于山,牛首为引’。”苏晚晴继续解读,“青州只有牛首山产玉,牛首山的山顶有一尊牛首雕像,应该就是提示里的‘牛首’。”
“那‘寅虎’呢?”林溪好奇地问。
“‘寅虎’是‘书藏于阁,虎符为证’。”苏晚晴指着对应的文字,“这肯定是指万卷楼,之前我们在万卷楼找过《论语》孤本,那里一定还藏着玄鸟组织的秘密。”
她一口气解读了六个地支对应的据点,每个据点都在青州境内,而且都和古籍、文物有关。这更加印证了玄鸟组织的目标——掠夺文化遗产。
“剩下的六个地支,对应的据点应该在青州周边城市。”苏晚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甲骨文有些模糊,我需要点时间才能完全解读出来。”
林墨递给她一杯温水:“不急,先休息一下。我们现在有了明确的目标,一步步来。”他看向窗外,老城区的炊烟已经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我们先去老墨巷的文心斋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真正‘子鼠’的线索。”
吃过早饭,三人驱车前往老墨巷。老墨巷是青州保存最完整的古巷之一,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侧是青砖黛瓦的老房子,路边的小摊上摆满了各种墨块、毛笔和古籍。清晨的阳光洒在巷子里,给这条古老的街巷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文心斋当铺位于老墨巷的深处,门面不大,招牌上的“文心斋”三个字已经有些斑驳。当铺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一阵算盘声。
林墨推开门走进去,一股浓郁的檀香扑面而来。当铺里摆满了各种古董字画,一个穿着长衫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拨弄着算盘。老人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看到三人进来,抬起头笑了笑:“三位,是来当东西,还是来淘宝贝的?”
“我们找掌柜的,想问点事。”林墨说道。
老人放下算盘,指了指自己:“我就是掌柜的,姓陈。不知道三位有什么指教?”
苏晚晴拿出龟甲,指着“子鼠”对应的甲骨文:“陈掌柜,我们想问一下,您这里有没有见过刻着这种文字的东西?或者,最近有没有可疑的人来当古董?”
陈掌柜的目光落在龟甲上,眼神瞬间变了,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算盘。这个细微的动作被林墨捕捉到了,他心中立刻有了底——这个陈掌柜,肯定不简单。
“没见过。”陈掌柜很快恢复了平静,摇了摇头,“我这里都是些普通的古董,没见过这么古怪的文字。三位要是没事,就请回吧,我还要做生意。”
他下了逐客令,显然是想掩盖什么。林墨上前一步,盯着他的眼睛:“陈掌柜,玄鸟组织的据点,藏在你这里吧?‘墨藏于市,文心为钥’,这个‘文心’,就是你文心斋的镇店之宝——文心砚,对不对?”
这句话让陈掌柜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猛地站起来,从柜台下掏出一把短刀,对准三人:“你们到底是谁?是不是玄鸟组织派来的?”
“我们是来阻止玄鸟组织的。”苏晚晴说道,“赵志宏已经被捕了,宗社党也垮了,你没必要再替他们卖命。”
陈掌柜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沉默了片刻,突然叹了口气,放下了短刀:“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没错,文心斋确实是玄鸟组织的‘子鼠’据点,我就是这里的负责人。”
他走到柜台后,打开一个暗格,拿出一方黑色的砚台。砚台通体乌黑,上面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鼠,正是文心砚。“这方砚台,就是‘文心为钥’,里面藏着玄鸟组织在青州的人员名单。”
林墨接过文心砚,仔细观察着。砚台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形状和阴阳玉琮上的“子鼠”符号完全契合。他将阴琮取下来,放进凹槽里,只听“咔嗒”一声,砚台的侧面弹出一个小抽屉,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第一个名字就是赵志宏,后面还有秦岳、祝承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