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合伙的阴谋?  通灵法医和刑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章:合伙的阴谋? (第1/3页)

    周浩因自杀行为被送往医院严密监护,暂时无法进行深入审讯。沈心怡则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尽管她声称不知情)被正式刑事拘留,情绪极度不稳定,需要心理医生介入。

    案情似乎已经明朗,警局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开始准备结案报告。媒体也得到了“案件取得重大突破,嫌疑人已锁定”的风声,各种报道开始偏向于“豪门恩怨,新郎杀妻”的叙事。

    但秦放和秦晓晓心中的那点疑虑,却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心头,不拔不快。

    深夜,刑警队办公室只剩下秦放一人。他再次翻看所有的卷宗、证物照片、询问笔录和技术报告。白板上,原本指向周浩和沈心怡的箭头被他用红笔打了个问号。

    动机? 周浩的公司资金问题,通过联姻已然缓解,杀妻获取保险金看似合理,但风险与收益是否成正比?而且,那份保险受益人是其母,这更像是一种以防万一的保障,而非精心策划杀妻的动机。是否存在他们尚未发现的、更强烈的动机?

    玫瑰香气? 按照现有推论,香气来自沈心怡,是她执行投毒时靠近酒杯所残留。但这无法解释秦晓晓通灵中感受到的“侵略性”和“主动性”。而且,沈心怡是在周浩的欺骗下行事,她自身的情绪是“帮助完成浪漫惊喜”,而非“充满攻击性的谋杀”,这种情绪是否会投射到她使用的香水上,并被死者感知?秦晓晓认为,死亡瞬间感知到的气息,更偏向于凶手或极端环境所携带的“情绪标签”。

    周浩的反常? 他之前的激动、辩解,到后来的崩溃、自杀企图,看似符合罪犯心理,但其中是否夹杂了别的情绪?比如……悔恨?不仅仅是针对罪行,或许还有针对……利用了沈心怡?

    秦放的目光再次落到沈心怡的询问笔录上。她提到周浩知道她“还对他有点感情”。周浩是如何“知道”的?是沈心怡曾经明确表露过?还是周浩通过其他方式察觉,并利用了这一点?

    他拿起电话,打给了负责调查周浩和沈心怡背景资料的警员。

    “我要你们深挖周浩和沈心怡近半年来的所有交集。不仅仅是明面上的,包括社交媒体互动、共同参加的聚会、信用卡消费记录、甚至通话记录中是否存在规律性的非工作联系。重点是,周浩是否对沈心怡有过暗示、引导或者承诺。”

    同时,他也联系了技术队:“重新鉴定沈心怡手包上那个周浩的 partial print。分析其形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