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模仿与挑衅 (第2/3页)
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不,顾永年案肯定是陈伯安所为,细节吻合,他也供认不讳。但这一起……是模仿!有人利用了‘逆时针’这个名头,在进行新的犯罪!”
他立刻带人赶往新的案发现场。秦晓晓也随行进行现场尸检。
孙明启的家同样充满了陈旧的气息,但不像顾永年那样是钟表收藏家,家里的钟表大多是普通的家用钟,显然是被凶手刻意收集来布置现场的。所有钟表指向凌晨三点,这个时间点同样充满了象征意义——凌晨三点,在民间传说中被称为“鬼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刻。
秦晓晓对孙明启的遗体进行了初步检查。“体表无外伤,捆绑痕迹是生前造成。面部表情显示极度恐惧,符合惊吓致死的特征。确切死因需要解剖确认,但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很大。”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被统一调整到三点的钟表上,以及那行血字上。“凶手在模仿陈伯安的仪式感,但手法粗糙了很多,更注重制造恐怖效果,而非那种偏执的‘精密感’。”
秦放仔细勘查现场。凶手没有留下明显的指纹和脚印,显然戴了手套鞋套。捆绑的绳索是常见的尼龙绳,胶带也是普通货色。那行血字,笔迹刻意扭曲,无法辨认。
“调查孙明启的社会关系、背景,看看他与顾永年、陈伯安是否存在任何交集!”秦放下令,“同时,排查近期是否有类似的、针对独居老人的威胁或骚扰事件!”
调查迅速展开。孙明启的背景很快清晰起来:退休历史教师,性格温和,与邻居关系融洽,无不良嗜好,经济状况一般。他与顾永年、陈伯安的生活圈子似乎毫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